按现有工作安排,目前已获得发行批文的28家企业拟在年内分三批完成发行;已过会未获批文的企业及未过会企业,将继续按原有办法进行后续发行审核环节,直至6日发布并征求意见的发行管理新规正式实施;新规正式实施之日起,在审企业发行审核全面适用新规则。

具体而言,未来一个阶段企业IPO可分为以下几类情况:
1、已获得发行批文并完成预缴款的10家企业,在完成会后事项后,将作为第一批重启发行,发行时间约在两周以后;
2、18家已获批文未完成缴款的企业,拟在12月分两批完成发行;
3、已过会未获得批文及未过会企业,将按照流程继续进行后续的审核环节。
据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由于6日公布的发行管理新规征求意见需要一定时间,技术系统准备也需要一个周期才能完成,目前预计这个准备期约为2个月。在新规实施、系统就绪以前,IPO审核工作仍继续按照现有规则进行。
这意味着,发行管理新规的实施,并不是向目前已过会企业发放发行批文的前置条件,在修订后的IPO办法实施之前,仍有可能有已过会未获批文的企业获得发行批文。
另据预计,年内先期发行的28家企业,募集资金规模总计仅在100亿元左右,与目前市场成交额相比较小。
周五(11月6日)中国证监会发言人邓舸在发布会上表示,先按现行制度恢复10家公司IPO,剩下18家年底前发行。
民生证券分析师李奇霖认为,考虑证监会将取消新股申购预缴款制度,故IPO重启对资金面的扰动将较此前和缓。需要警惕债市资金面被抽紧,可能和IPO重启关系不大,而是若股市持续上涨,则投资债市资金将转入股市。同时需关注股市后期若持续向好,可能对交易所资金影响更大。
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等6日发送的点评称,新发行机制将取消网上网下申购预缴款,配售后再缴纳,这意味着再无万亿巨额冻结资金冲击资金面,助于稳定货币利率。
姜超等指出,以往打新靠拼钱,因而网下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拆借资金的优势提高中签率,而取消预缴款后,打新几乎无资金成本,申购热情或大幅提高。理论上存量A股均有资格参与配售,中签率或被大幅稀释,打新是否高收益有待观察。7月来债市大涨与股市资金回流债市相关,IPO重启后部分打新资金或回流股市,对债市形成冲击,打新未必还有那么美,对债市不必悲观。
招商证券分析师孙彬彬在电话采访中称,还很难说IPO重启是否对债市构成利空,不过对于当前债券市场疯狂买债的市况可能带来一些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