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海岬型船舶需求强劲推动,追踪干散货运输费率的波罗的海交易所干散货海运指数于周五攀升至近两年来最高点,且本周有望实现显著上涨,反映出全球干散货航运市场在核心船型需求拉动下的复苏态势。
作为衡量全球干散货运输市场景气度的关键指标,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涵盖海岬型、巴拿马型及超灵便型三类主流运输船舶的费率表现,其变动直接反映铁矿石、煤炭、谷物等大宗商品的海上运输需求变化。本次指数上涨的核心动力来自海岬型船市场的爆发式需求,这类船舶主要承担15万吨级以上的大型干散货运输,是铁矿石、动力煤等工业基础原料的核心运输载体。
具体数据显示:
综合干散货指数:当日上涨80点,涨幅3.2%,收于2560点,创下2023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本周累计涨幅达12.5%,呈现出加速上涨的态势。
海岬型船指数:单日大涨245点,涨幅约5.8%,收于4481点,创下2024年3月以来的峰值;本周累计涨幅超22%,成为推动综合指数上涨的核心引擎。
海岬型船日均收益:随着运输费率飙升,这类主要运输铁矿石、煤炭等15万吨级货物的船舶,日均收益增加2025美元,至37158美元,船东盈利水平显著改善。
铁矿石期货市场:尽管当日铁矿石期货价格小幅回落,但受益于近期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持续需求支撑,仍实现连续第三周上涨,为海岬型船运输需求提供了基本面支撑。
巴拿马型船指数:当日微跌10点,跌幅0.5%,收于1952点,但本周整体仍上涨1.2%,表现相对稳健。这类船舶主要运输6-7万吨级的煤炭或谷物,受区域供需结构调整影响,波动幅度小于海岬型船。
巴拿马型船日均收益:随指数小幅回落,日均收益减少89美元,至17566美元,整体维持在合理盈利区间。
超灵便型船指数:当日上涨4点,涨幅0.3%,收于1441点;本周累计上涨0.6%,作为服务于区域短途运输的小型船舶,其表现反映出区域干散货市场的平稳运行。
本次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的大幅上涨,凸显了全球工业原材料运输需求的复苏动能,尤其是海岬型船市场的强势表现,与亚洲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回暖、铁矿石等大宗商品进口需求增加密切相关。市场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北半球冬季临近,煤炭等能源物资运输需求有望进一步上升,叠加全球供应链逐步优化,干散货航运市场或延续当前复苏态势,但需关注地缘政治冲突、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等潜在风险因素对市场的影响。
长风破浪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0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