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伦特原油与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均维持区间震荡,支撑位分别位于60美元/桶和55美元/桶附近。布伦特原油近月合约今年迄今下跌约16%,受仍为正但持续减弱的展期收益支撑,总回报跌幅收窄至5.5%。短期来看,充足供应与疲软季节性需求仍预示价格承压,但IEA的重大立场转变令长期前景更具建设性——该机构不再预期全球化石燃料需求在2050年前见顶。
短期供应过剩的核心驱动因素包括:以沙特(为夺回市场份额)为首的OPEC+成员国数月来持续增产、非OPEC+产油国产量稳步增长,推动库存在冬季来临前持续累积。不过,下行风险部分被OPEC剩余产能收缩抵消——沙特与阿联酋增产导致应对未来供应中断的缓冲空间缩小。受制裁产油国(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的出口流量仍存不确定性,而柴油、航空燃油等精炼产品价格保持坚挺,通过稳健的裂解价差为原油价格提供支撑。
简言之,当前市场虽供应沉重但秩序井然。交易商持续在布伦特原油60-70美元/桶区间内反向操作,但若冬季天气偏暖且炼油厂利润率进一步走弱,区间下沿将面临更大压力。然而,表面之下,结构性供应紧张正悄然累积。
长期展望:需求增长延续,投资不足引担忧
IEA《2025年世界能源展望》发布后,长期叙事更趋利好。该机构逆转此前预测,在“当前政策情景”下预计全球油气需求将持续增长至2050年。受石化行业、航空业需求及新兴市场消费推动,到本世纪中叶全球石油需求可能从目前的约1.02亿桶/日升至1.13亿桶/日。这一转变相当于承认,能源转型进程将比此前预期更为缓慢。
OPEC迅速认可这一立场,称其为“IEA与现实的相遇”,并指出多年来的投资不足与政策压力营造了供应安全的错觉。IEA自身警告,除非批准新的油气项目,否则自然递减将导致全球原油产能每年减少约550万桶/日。对消费者而言,布伦特原油60多美元/桶的价格或许令人安心,但这一水平不足以激励企业对复杂或资本密集型项目进行大规模投资。石油巨头保持投资纪律,将利润返还给股东,而许多国家石油公司则面临财政限制。感知到的供应充裕与实际供应韧性之间的差距,可能成为下一轮市场周期的核心矛盾。
若按当前递减速度持续且需求温和增长,石油行业可能在21世纪30年代初面临每日2000-2500万桶的供应缺口。填补这一缺口需要大幅增加上游投资,远超出当前水平。这种供需失衡支撑了我们的观点:原油可能成为2026年最具逆势投资价值的品种之一。一旦当前供应过剩消化、库存回归常态,市场需重新评估未来供应的真实成本。

(WTI原油日图 来源:易汇通)
资金动向与短期关注焦点
目前市场注意力仍集中在短期疲软态势上:供应充足、需求温和、OPEC+政策谨慎。但IEA的修正展望提醒我们,低油价可能孕育下一轮上涨的种子。除非投资迅速提速,否则当下的供应宽松可能演变为未来的供应约束。
资金持仓情况
布伦特原油:管理基金仍在应对原油的区间震荡走势,反复在低点抛售、高点买回。截至11月4日当周,管理基金在一周前增持11.9万手净多头头寸后,减持1.93万手;此前该类资金已连续四周抛售,累计减持18万手。在此期间,布伦特原油始终维持在约10美元/桶的区间内波动,近月合约均价约为65美元/桶。
长风破浪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0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