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出口需求旺盛推高基差
近期大豆市场基差的上升主要得益于中国进口商对美国大豆的需求持续增长。美国农业部证实,2024/25年度将向私人企业销售16.5万吨大豆,运往未知目的地。这一消息显然对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因为这些买家很可能是中国进口商。
9月23日的最新数据显示,通过驳船运往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的大豆基差报价比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11月大豆期货高出78美分,较上周上涨了8美分。10月大豆驳船报价进一步上涨,比期货价格高出81至82美分,比上周五晚些时候高出9至10美分。尤其是11月上半月(最早的装货时段)的大豆离岸价出口溢价较期货价格保持在132美分,而11月下半月的报价则为123美分。
墨西哥湾沿岸的大豆基础价格因装运能力受限而保持坚挺。密西西比河下游水位过低,导致驳船航运受阻。这种局面引发了对驳船吃水和拖船尺寸的限制,并推高了运费成本。因此,尽管全球供应充裕,但美国大豆的出口需求仍然强劲,基差报价坚挺,尤其是向中国的出口更是显著增加。
知名机构分析师指出:“当前大豆出口市场的关键因素是中国的采购需求和美国内陆水位状况。近期的出口销售数据表明,中国可能会继续在未来几周内加大采购力度。如果密西西比河的运输状况持续恶化,基差将进一步走高。”
总的来看,尽管南美的收成预期良好,但近期大豆基差上涨表明,市场对短期供应链的担忧正在主导价格走势。投资者需密切关注中国采购力度的变化以及美国内陆水位状况。
豆粕:需求推动部分地区基差上扬
豆粕市场方面,需求因素推动了美国中西部部分地区基差的上涨。爱荷华州锡达拉皮兹、爱荷华福尔斯和苏城的豆粕基准报价均上涨了5美元,主要原因是收获季节的到来推动了当地豆粕需求的增加。此外,压榨利润的提高促使加工厂加快了压榨速度,这进一步支撑了豆粕价格。
截至9月23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10月豆粕期货上涨了9.10美元,至每短吨326.50美元,12月豆粕期货上涨了9.50美元,至每短吨328.70美元。这显示了市场对未来需求增长的预期。
然而,并非所有地区的基差都出现上涨。印第安纳州法兰克福的基价反而下跌了5美元。中西部农民正在大豆收获的早期阶段,为市场提供了新鲜的大豆供应,部分地区豆粕的供应压力有所缓解。
某机构分析师表示:“尽管部分地区的基差上涨,但总体豆粕市场的供应状况仍较为宽松,尤其是在大豆收获期逐渐展开的背景下。短期内,美国国内豆粕需求旺盛,但市场依然需要警惕南美大豆压榨量增加对全球豆粕供应的潜在冲击。”
总体而言,豆粕市场的价格走势依然取决于大豆供应情况和压榨利润变化。近期的需求增加为豆粕基差提供了支撑,但未来南美供应的变化可能会成为市场的潜在压力源。
豆油:价格稳定但前景需警惕
豆油市场近期表现较为稳定,主要受美国国内需求和压榨活动的影响。虽然市场未出现大幅波动,但由于大豆压榨活动的增加,豆油供应量可能会增加,对未来价格产生一定的下行压力。
虽然豆油的需求端没有太多新消息,但由于生物柴油需求的稳定增长,未来仍然有一定的上行空间。生物柴油政策的变化,以及油价波动,可能会成为影响豆油市场的重要因素。
分析师认为:“豆油市场当前的稳定更多是因为缺乏新的利空因素。但如果豆粕需求继续增长,那么豆油的供应压力将逐渐显现,价格可能面临下行压力。”
豆油市场短期内可能继续保持稳定,但需要警惕压榨活动增加带来的供应增长,以及生物柴油需求变化的潜在影响。
小麦:全球需求变化加剧市场波动
小麦市场近期波动较大,主要受国际招标活动和气候条件的影响。美国农业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23日,全国冬小麦种植面积已达25%,堪萨斯州和俄克拉荷马州的种植面积为16%。然而,干旱状况依然困扰着科罗拉多州东北部、内布拉斯加州和堪萨斯州北部地区的农民。
周末降雨增加了南部平原冬小麦的土壤湿度,但仍不足以彻底缓解干旱的影响。受此影响,KC 12月硬红冬小麦价格上涨13-1/4美分,至每蒲式耳5.77-1/4美元。
与此同时,国际小麦市场的招标活动也显著增加。约旦国家谷物采购商已发布国际招标,采购多达12万公吨的动物饲料大麦,而伊朗国有动物饲料进口商SLAL也发布了国际招标,采购至少12万吨动物饲料大麦。这些招标活动显示了全球市场对谷物的需求依然强劲。
分析师表示:“虽然美国小麦种植面临干旱挑战,但国际需求的增加可能会在未来支撑小麦价格。约旦和伊朗的招标显示,全球需求正在转向中东地区,而这些市场的采购需求对全球小麦价格产生了直接影响。”
小麦市场未来的走势将取决于美国的种植进展以及国际需求的变化。投资者需要关注气候条件对美国作物的影响,同时密切跟踪中东地区的采购活动。
玉米:出口和国内需求均衡,基差波动不大
玉米市场近期的表现相对稳定,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基差报价整体持平或略有下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期货价格上涨了约3%,但基差未能跟随期货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是美国农民正在积极收割,并对部分作物进行套期保值,增加了现货供应压力。
截至9月23日,美国农业部报告称,玉米收获完成率为14%,高于五年平均水平11%。伊利诺伊州的收获率为14%,高于五年平均水平7%;印第安纳州的收获率为12%,低于五年平均水平6%;爱荷华州的收获率为5%,与五年平均水平持平。
玉米出口市场也出现了一些变化。欧洲贸易商报告称,阿尔及利亚在周三结束的国际招标中购买了数量不详的动物饲料玉米,预计来自阿根廷或巴西,招标数量最多为8万公吨。同时,中国台湾MFIG采购集团已发布国际招标,采购多达6.5万吨动物饲料玉米,可从美国、巴西或南非采购。
某知名分析师指出:“玉米市场当前的基差波动反映了全球需求的分散性以及美国国内收获活动的进展。随着收获季节的推进,现货供应压力将进一步增加,这可能会对基差形成下行压力。”
短期内,玉米市场的基差预计将继续受全球招标活动和美国国内收获进展的影响。投资者需关注美国出口情况及国内需求变化,尤其是阿尔及利亚和台湾的采购活动进展。
全球谷物市场的价格波动和基差变化反映了国际招标和天气条件对供需格局的影响。大豆和豆粕市场受中国采购需求增加和美国内陆运输状况的支撑,基差坚挺。小麦市场则因美国种植进展和国际需求变化而波动。玉米市场受收获季节的供应压力和出口需求的共同影响,基差相对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