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端
1、美国原油库存降低,成品油库存却连增,加剧了需求忧虑,利空油价
美国能源情报署(EIA)公布,截至12月2日当周原油库存减少518.7万桶,而前一周达到1258万桶的可观降幅。 在EIA公布报告的前一天,美国石油协会(API)估计,截至12月2日的当周原油库存将再次下降642.6万桶。
与此同时,EIA还报告称,截至12月2日的当周,汽油库存增加,中间馏分油库存再次上升。 截至12月2日当周,汽油库存增加532万桶,平均日产量910万桶,而前一周增加276.9万桶,日产量为940万桶;EIA估计中间馏分油上周库存增加615.9万桶,日产量为530万桶,而前一周库存增加354.7万桶,日产量为530万桶/天。
今年到目前为止,美国战略石油储备(SPR)中的原油下降了近32倍,为2.06亿桶。 目前,SPR的原油储量是1984年2月以来最低的。 美国能源部在截至12月2日的一周内从SPR中释放了210万桶石油,使得SPR中仅剩3.87亿桶。
2、欧盟禁运俄油以及G7油价上限生效,石油供应暂无变化
欧盟和美国都同意有45天的过渡,期间各方仍然可以合法购买原油,前提是在2023年1月19日之前交付到最终目的地。 市场相信在这段过渡期内,俄罗斯与欧盟G7双方将彼此达成默契,都希望平稳过渡。一方尽可能多的卖,另一方尽可能多的买,谁都不愿意面对一个没有确定性的未来。因此,近期俄罗斯海运出口和产量并没有下降。
值得记住的是,俄罗斯曾表示它不会向执行价格上限的国家出售石油。 预计在过渡期之后,俄罗斯产量将会相应下降,加上其主动对一些国家收紧出口,市场供应将趋紧。
3、上周日OPEC+会议未出台新的减产政策,缓解了供应紧张情绪
上周日OPEC+举行会议,会议并未达成进一步减产的新协议,只是延续10月份达成的、从11月开始实施的每天减产200万桶的产量计划,这让市场松了口气。由于多数OPEC+国家未能实现产量配额目标,因此实际减产为100万桶/天。
沙特能源部长Abdulaziz bin Salman11月早些时候表示:“OPEC+目前减产200万桶/天的计划将持续到2023年底,如果需要采取进一步的减产措施来平衡供需,我们随时准备干预。”鉴于此,不能排除OPEC+未来继续推出减产新举措的可能性。
需求端
1、美国强劲的经济数据成为国际油市反向指标
上周五公布的美国11月非农就业报告数据依然强劲,其中工资增长强势不减,市场对通胀不那么乐观了,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工资大幅上涨将转化为更高的服务业通胀。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上周三曾强调称,工资对服务业通胀至关重要。一些经济学家指出,新的终端利率的区间上限看到5.5%,高于9月份预期的4.75%。
本周公布的美国ISM服务业指数显示,该指数从10月份的54.4%小幅攀升至11月份的56.5%。ISM调查非制造业(或服务业)公司的采购和供应高管,而ISM指数衡量整体经济的商业活动,高于50表示增长,低于50表示收缩。
美国11月服务业活动意外回升,就业反弹,挑战了人们的预期,即在近期通胀出现回落迹象之际,美联储可能会放慢加息步伐和力度。这触发了美联储可能会在更长时间内保持较高利率的红色报警信号,增加了美国经济衰退和能源使用减少的可能性。对美联储及其将要采取的利率举措的宏观经济紧张情绪正在主导市场,因此美国强劲的经济数据反而恶化了衰退情绪,加剧了需求担忧。
2、中国疫情政策转向显示出积极信号
鉴于奥密克戎病毒毒性的迅速减弱,在疫苗的保护下对于人们不再那么危险,尽管其传染性很强,但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中国的疫情政策相应地发生了根本转变,放松了疫情封控限制,幅度之大对于全球石油需求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数据显示,中国11月份原油进口量同比增长12%,达到10个月来的最高水平,这充分证明了中国石油需求正在复苏这一事实。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商业和制造业活动将重新活跃起来,引领全球经济。
本周总结
从供给端来看,欧盟俄油禁运和俄油价格上限生效,以及OPEC+延续10月份的减产计划暂时没有影响市场供应。而美国原油库存下降,成品油库存却连增,引发了需求担忧,利空油价。
从需求端来看,美国仍然强劲的经济数据使得市场更加担忧美联储未来的紧缩举措,提高了衰退预期,从而进一步打压了需求预期;而中国的疫情政策转向带来了需求复苏的积极信号,成为近期市场唯一的亮点,虽然利好油价,但在近期市场浓重的悲观阴霾之下引领作用暂时不显。
由于所有主要经济体基本上都在放缓,原油需求前景受到冲击。本周华尔街主要银行在行业会议上发出警告称,经济将面临严峻的逆风,这无疑渲染了悲观情绪,造成金融市场的情绪恶化。此外,由于市场波动性和不确定性较高导致石油交易商和投机者在年底逃离市场,石油期货市场的结构显示出全球石油需求疲软和短期供应充足的迹象,这些都对悲观的市场情绪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