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财经APP讯——今年秋天,当俄罗斯一夜之间切断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时,政界人士和商界领袖预测,一场毁灭性的能源危机将引发大规模的经济衰退。欧洲已经在与失控的能源价格作斗争,欧洲大陆正在努力从与疫情相关的供应链和市场停滞中恢复,同时还在制裁克里姆林宫,谴责普京非法入侵乌克兰。
对欧洲来说,对俄罗斯实施能源制裁并非易事。对欧洲来说,彻底切断与能源巨头的贸易将是一个代价高昂的策略,因为欧洲已经严重依赖俄罗斯的化石燃料来维持电力供应。仅德国就从俄罗斯进口了一半以上的天然气,主要是通过北溪1号管道。
欧盟此前一直在努力实现能源结构的多元化,当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在一夜之间完全无限期地停止了对欧盟的天然气供应时,可以对俄罗斯实施有意义的能源制裁。Gazprom的理由是基础设施出现了时间可疑的问题。就在Gazprom宣布的几个小时前,G7国家宣布将对俄罗斯石油实施价格上限。
欧洲还远没有准备好。退一步说,前景是严峻的,因为欧洲大陆在必然的漫长而痛苦的冬天到来之前,急于获得替代供应。但到目前为止,由此导致的能源价格飙升远没有预期的那么可怕。可以肯定的是,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价格仍然高得令人痛苦。但目前天然气现货价格约为50欧元/兆瓦时,虽然是冲击前“正常”价格的两倍,但与8月底逾300欧元/兆瓦时的创纪录价格相比,已是大幅改善。
事实上,在上周的一次市场偶然事件中,欧洲天然气现货批发价格甚至一度跌至荷兰基准价格的负值。《金融时报》报道称:“供应商愿意支付近16欧元,给那些能吸走一兆瓦时天然气的人,这大约相当于一个英国普通家庭的月消费均量。”截至目前,11月的月前价格为100欧元/兆瓦时,不到峰值价格的三分之一,预计2023年11月的未来价格也从近300欧元/兆瓦时下降到140欧元左右。可以肯定的是,这仍然是一个令人痛苦的高价格,肯定会打击消费者的痛处,但它远比最坏的情况要好得多,最坏的情况似乎都有可能发生。
事实上,英国《金融时报》的这篇专栏文章认为,欧洲的能源危机已接近结束,供应增加(主要来自太阳能发电)和为应对高价而减少的需求,已经帮助失控的能源价格趋于平稳。作为从俄罗斯能源进口转向努力的一部分,三分之二的欧盟国家(27个国家中的18个)在2022年5月至8月期间创造了太阳能发电的新纪录。Statkraft公司的预测显示,到2030年,欧洲的太阳能发电能力将平均每年增加45GW至52GW,比去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前的预测大幅增加。
尽管曲线供给侧的情况令人满意,但需求侧的情况却有些严峻。欧盟天然气需求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化肥行业的崩溃,该行业需要大量天然气来生产氨气。当经营化肥工厂的成本变得无法承受时,大多数大公司停止了经营,导致严重的化肥短缺,这最终将导致严重的粮食短缺。现实情况是,尽管欧洲的能源危机可能正在缓解,但对世界其他地区来说,这才刚刚开始。在最贫穷的发展中国家,这不仅是一场能源危机,也是一场粮食危机。
NGNC天然气价格日线图
天然气价格近期大跌!欧洲能源危机尽管很糟糕,但好过预期
梦中有蝶
2022-11-02 14:46
来源:【转载】
本文共1506.5字 | 预计阅读: 6分钟
汇通财经讯——最近几周,欧洲天然气价格大幅下跌。批发电价与天然气价格同步下跌。欧洲重工业仍然受到高生产成本的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通财经无关。汇通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下载汇通财经APP,全球资讯一手掌握
0
-
梦中有蝶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
篇数: 5144 粉丝: 45
行情
欧元美元 | 1.0269 | -0.0033 | -0.32% |
英镑美元 | 1.2166 | -0.0068 | -0.56% |
美元指数 | 109.40 | 0.47 | 0.43% |
美元人民币 | 7.32 | -0.01 | -0.09% |
美元日元 | 156.26 | 1.13 | 0.73% |
点击排行 48小时
- 黄金交易提醒:美国经济数据拖累美债收益率,金价三连阳逼近逾两个月高位
- 1月17日财经早餐:美核心通胀数据疲软,美联储鸽派押注增加,金价升至一个多月高点
- 通胀数据和零售销售引发市场兴趣,黄金上涨
- 金价收复2700美元水平!距历史高位不远了?
- 美国零售增长放缓,初请失业金增加!美联储政策走向和市场走势演变?
- 美元/日元:日本央行下周会议前日元走强因素显现
- 金价回调仍在2700上方!美联储或于3月降息
- 1月17日亚市更新支撑阻力:18品种支撑阻力(金银铂钯原油天然气铜及十大货币对)
- 1月16日美市更新支撑阻力:18品种支撑阻力(金银铂钯原油天然气铜及十大货币对)
- 原油交易提醒:加沙停火与零售数据的双重变奏,美原油多头还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