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内一些东欧国家的官员表示,欧盟固然需要弥合集团内业已显现的裂痕,但是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于英国脱欧的说法显然是在推卸责任。
维谢格拉德集团国家(匈牙利、波兰、捷克和斯洛伐克4国)负责处理欧盟事务的部长在伦敦发出警告称,认为英国脱欧是导致欧盟出现这样那样“病症”的祸首,这不是明智的想法。
匈牙利部长Szabolcs Takacs在出席Chatham House智库举办的一次活动上称:“英国公投脱欧并非导致欧盟集团运作出现严重困难的起因,相反,恰恰是欧盟的不作为引发了英国人作出这一抉择。这一点是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忽视的。”

维谢格拉德集团成立于1991年,成立之初主要是为了应对苏东剧变后东欧局势以及为加入欧盟做准备,加入欧盟的步伐迈开后自然也就失去了作用。但是由于东西欧之间经济上的差距以及政策立场上的异同,该集团内的国家希望通过这一机制,在一系列问题上共同协商,步调一致,增强话语权。
因此,维谢格拉德集团将在今后的脱欧谈判中发出强有力的声音。成员国均将英国视为安保防务领域的重要盟友,它们担心一旦英国正式脱离欧盟之后,欧盟相关重要议题决策权将被少数大国包揽。
Takacs不免担忧:“欧盟内部的权力天枰将会失衡,德国和法国可能在更多重大问题上不顾小国的利益独断专行。”
斯洛伐克官员Ivan Korcok指出,欧盟成员国中体量偏小的国家必须树立永久危机管控意识,规划有效路径,避免让自身陷入负面危机螺旋通道之中。斯洛伐克于2004年加入欧盟。
避免给别有用心之人口实
波兰官员Konrad Szymanski则警告称,欧盟各成员国发展水平和速度大相径庭,但如果任由这样的差距持续扩大,不少人就会产生一种绝对错误的假设,认为欧盟分裂乃至解体才会提升各国的办事效率。
对于德、法两大国将在未来脱欧谈判中起主导作用的说法,维谢格拉德集团4国官员均对此表示了否定。并且,他们拒绝在达成最终分家协议之前,英欧之间就未来贸易关系展开讨论。
捷克官员Jan Kral称:“现在的优先工作应该围绕如何尽快达成一份总揽全局的协定。”
虽然英国将于6月8日举行大选,在此之前展开谈判的可能性很小,但是4国官员还是希望能够尽快有所行动。Korcok表示:“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切实展开谈判,拖延的时间越短,对双方就越有利。”
捷克陷政治纷争,但经济前途依旧坦荡
捷克共和国近来再度陷入政治动荡,该国几家大型企业的命运因为饱受关注。
在过去10年里,捷克经历了6次政府更迭,现任总理Bohuslav Sobotka和财政部长、亿万富翁Andrej Babis之间纷争不断。两人之间频频开打的口水仗,导致该国立法进程近乎陷于瘫痪,旨在对包括电话运营商O2 Czech Republic AS和Komercni Banka AS在内的多家暴利企业作出监管的法案已多次遭遇流产。

相关法案致力于降低移动电话运营收费,有效管控银行业风险。不过按照布拉格金融经纪商Patria Finance AS的说法,在今年10月举行大选之前,这一法案几乎没有颁布发行的可能。
Sobotka所在的社会民主党试图挽回不断下滑的民意支持率,缩小与Babis在民意调查中的差距。若Sobotka能实现连任,他计划提升银行业税负,从而惠及更多弱势群体;此外他还希望在电信行业引入更大范围的竞争机制,并且对运营商的不法行为课以更高额度的罚金。
捷克金融市场通常对政治动荡表现出较强的弹性。该国的每一次选举通常会诞生怀有不同利益诉求的执政联盟,从而有效避免了政府出台激进政策,或干预相关产业发展的做法。尽管Sobotka不断提升对外资银行的批评调门,但今年以来,捷克股指还是上浮了近10%,表现稍稍强于欧洲Stoxx 600指数。
由于匈牙利和波兰两国政府此前均已寻求提升对各自国家经济的控制力度,捷克因此被视为前苏东国家中的投资避风港。在2004加入欧盟之后,捷克与德国的经贸关系得以空前强化,成为欧盟内部失业率最低的国家。
Erste Asset Management GmbH投资经理Radim Kramule称:“我们认为,政治风险对于捷克各行各业和证券市场不足为据。在我印象当中,政府前几年出台的任何监管措施都没有对股市产生过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