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17年GDP目标下调至6.5%,旨在推进改革

晓燕 2017-03-05 13:10 来源:【原创】
本文共1100.5字  |  预计阅读: 4分钟
汇通财经讯——中国下调2017年GDP目标至区间下限6.5%,力争实际效果更好。中国今年CPI和赤字率目标均为3%,政策求稳思维明确,控底线只为今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添柴加薪
汇通财经APP讯——中国周日(3月5日)发布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6.5%左右,并明确提出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这一目标为去年首次提出的6.5-7%经济增速的区间下限,其它主要经济指标亦纷纷调降。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中国经济增长目标
专家们对此认为,这一数据更贴近中国经济现实,在引导市场预期的同时也逐渐弱化唯GDP至上的传统思维方式,而3%的CPI目标和赤字率亦与去年目标持平,显示求稳的政策底线下,降速目的旨在为今年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新性改革添柴加薪。

中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马晓河对路透称,“6.5%的GDP增幅也相当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底线,也是完成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两个翻番目标的基本要求。”他认为,这个目标设定是合理的,去年中国GDP实际增幅是落在6.5-7%的增长目标区间的中枢,今年将增长目标下移也更符合中国经济仍处在短周期底部的现实。

此外,中国一直强调不唯GDP至上,但在仍需通过经济增长目标引导社会预期的惯性思维模式下,将GDP目标调到底线附近不仅体现了宏观调控的底线思维,同时也对社会预期有正面的引导意义。

马晓河称,“从1-2月的经济数据看开局良好,今年有可能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今年经济在底部企稳,但回升还有不确定性。”

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周日在北京开幕,中国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控制目标为3%左右。赤字率按3%安排。

中国2016年经济增长目标为6.5-7%左右,实际增速6.7%;2016年通胀目标3%左右,实际涨幅2%。

其他经济发展目标
纵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调降的不仅包括GDP增长目标,M2亦由上年的13%调降至12%,投资消费亦纷纷调降,市场一直预期会扩大的赤字率则仍保持不变,CPI涨幅目标维持在3%左右。

虽然2017年中国经济指标纷纷调降,但在专家们看来,更符合实际的目标设定反而有助于提升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并为进一步推进结构型改革赢得更多时间和空间。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研究室主任牛犁就指出,关于GDP今年的增长目标如何确定,此前争论得非常激烈,有建议保持在去年增长区间的,也有建议下调的,从最终报告的结果看,将目标调降到6.5%左右,这其实也等于给政府松了绑,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维稳一个数字,那样反而会强化市场对GDP过分关注的预期。

他认为,虽然GDP目标调低至6.5%左右,但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会继续滑坡,相反只是确认中国经济仍处于底部的运行期,还在爬坡过坎。而今年新增新业人数目标反而增加到1,100万人,比较年的1,000万增加了100万人,显示在控底线的思维下政府更着力于民生方面的保障。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的认同。他认为,GDP从以前的保八到保七,再到去年的区间增幅,以及今年的6.5%左右的增长下限,充分体现了中国正在淡化GDP预期,不过分看重经济指标的政策意图。

而CPI保持去年的目标水准,根据中国以往的惯例,CPI的设定往往会预留一些空间,但考虑到PPI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大涨,其对CPI的传导作用有多大仍需进一步观察。

根据今年工作安排,全年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虽然低于去年减税5,000亿元的目标安排,但同时扩大小微企业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范围,年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增值税率由四档简并至三档。

而从调降的M2目标亦不难看出,相较更侧重服务于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今年更注重金融风险的防范。

王军就认为,去年m2的目标设定13%,实际上只有11.3%,出于防范金融风险的考量,今年将M2目标调低到12%,但考虑到目前央行有多种调控手段,这个数据的参考意义也在减弱。

马晓河称,“2017年中国经济不会有太大问题,应该说该防的风险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提到,只是去产能是一项长期工作,涉及很多方面,尤其很多僵尸企业是大型国企,如何清理对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是一个考验。”

九州证券经济学家邓海清等在“两会”(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开幕后发布报告称,中国今年GDP目标下调至6.5%,不代表政府认为2017年GDP增速将低于2016年,6.5%是“底线”而不是“中枢”,他预计今年GDP大概率在6.7-6.8%左右。

他在报告中称,从总量上来看,财政政策的力度不会进一步增强,财政政策更强调效率:一方面,政府基建投资将有所回落,另一方面减税降费、补短板惠民生方面将加大力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通财经无关。汇通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下载汇通财经APP,全球资讯一手掌握

行情

欧元美元 1.0705 -0.0032 -0.3%
英镑美元 1.2686 -0.0076 -0.59%
美元指数 105.51 0.28 0.27%
美元人民币 7.26 0.00 0.05%
美元日元 157.37 0.39 0.25%
现货白银 29.530 0.597 2.06%
现货黄金 2,332.51 28.81 1.25%
美原油 78.07 -0.19 -0.24%
澳元美元 0.6614 -0.0021 -0.32%
美元加元 1.3733 -0.0008 -0.06%
上证指数 3,032.63 3.71 0.12%
日经225 38,814.56 94.09 0.24%
英国FT 8,146.86 -16.81 -0.21%
德国DAX 18,020.49 -245.19 -1.34%
纳斯达克 17,688.88 21.32 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