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在《清华金融评论》上撰文并称,中国当前6.7%的经济增速主要依靠房地产和基建投资拉动,不具可持续型;在结构性问题成为当前主要矛盾、总需求刺激政策效果边际递减情况下,不能重回总量宽松、粗放刺激的老路。
“保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平衡好维持金融稳定与防范道德风险之间的关系;在保持总量力度稳健中性前提下,加强与财政政策、金融监管等配合,用好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徐忠称。
他并指出,货币政策既要注重数量型传统工具,也要针对金融创新发展和货币创造渠道的变化,进一步强化价格型调控和传导,逐步探讨将更多金融活动和金融市场纳入宏观审慎管理。
徐忠并认为,货币政策在实施上要更加注重预期管理。应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市场沟通,合理引导市场预期,避免市场误读和扰动,着力防止市场流动性恐慌情绪蔓延倒逼央行被动救助。
此外,他还提到,中国金融改革的突破口主要在改革现行分业监管的体制,以适应日趋混业经营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