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周一(12月12日)称,周末维也纳会议非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产油国为帮助抑制产出而达成的正式协议,目标在于令库存“正常化”,而不一定仅仅在于抬升油价。

汇通网援引高盛在报告中的论点表示,尽管非OPEC减产规模低于预告水平,但这份减产协议意义重大,因其消除了非OPEC产油国是否参与OPEC减产行动的不确定性。
且这份协议公布后,沙特能源部长法利赫还表示,沙特可能愿意将产量削减至1000万桶/日下方。OPEC一消息人士表示,沙特对OPEC称,上个月该国石油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072万桶/日,高于10月的1062.5万桶/日。
同时,高盛还表示,俄罗斯宣布的减产规模可能低于其承诺的30万桶/日,并指出俄罗斯参与减产一事很重要。因为要切实支撑油价达到该行预期的2017年上半年美国原油55美元/桶的价位,还需要OPEC及非OPEC联合减产计划的实施。
汇通网援引高盛在报告中的论点还称,若执行情况好于预期,则最初将推动油价走高;若完全执行,将使油价比我们的价格预期上浮每桶6美元。但该行也警告称,在美国原油油价逼近每桶55美元时,那产油商——特别是美国的产油商可能会开始增产。
高盛最后总结道,该行认为这仍然是短期减产,目标是消灭过剩库存,而不是实现高油价。
据FX678报道,OPEC此前曾协议每日减产120万桶石油,11个非OPEC产油国在上周六(12月10日)同意参与减产,每日削减55.8万桶。这低于60万桶/日的最初目标,但仍为OPEC成员国和非OPEC产油国自2001年以来达成的首个减产协议,也是非OPEC国家历来为减产作出的最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