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市场经常担忧中国经济发生“硬着陆”,但是过去五年中国官方公布的GDP数据似乎表明,发生经济“硬着陆”的概率不大。2016年,中国GDP录得连续三个季度同比增长6.7%。而中国政府的目标是将GDP增速由6.5%提升至7%。
但美银美林经济学家Helen Qiao和Sylvia Sheng均认为,这些数据掩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实际动能。中国经济的短期真实波动性或许更大,并且与政府的“微调控”政策紧密相关。
Helen Qiao表示,如果单纯地看中国GDP数据,那么,大家似乎会发现中国近年来经济增速始终平稳,罕有起伏。然而,根据美银美林综合中国月度经济数据编制的观察指数,过去五年际中国经济的实际增速,并不像中国官方公布的GDP数据那样始终呈稳定增长态势。
该机构绘制的中国经济波动周期和官方GDP数据对比如下图:

2015年,在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中国政府采取短暂性的宽松政策周期,增加财政支出以支持经济增长。此外,中国政府还将乘用车购置税减半至5%,并推出宽松的房产政策以降低楼市库存。
Helen Qiao表示,中国政府采取的短暂性的刺激措施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现在,中国政策制定者大多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稳健,并且经济增长势头是有弹性的。这可能意味着,当前,中国政策制定者缺乏进一步采取宽松政策的动力。
Helen Qiao还表示,中国政府短暂性政策周期最后的阶段是停滞阶段。Helen Qiao和Sylvia Sheng均预计,因缺乏刺激措施,明年经济料增长6.6%,而今年为增长6.7%。长期来看,投资需求的疲软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速的放缓。在此状况下,中国政策制定者可能会及时进行政策调整以适应经济增长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