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林美银:中国经济有“微周期”,或是“微调控”结果

2016-12-09 17:45 来源:汇通财经原创 编辑: 浮之若莎
本文共528字  |  预计阅读: 2分钟
汇通财经讯——美林美银经济学家称,虽然中国政府公布的GDP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呈稳定增长的态势。但是,这一数据是令人怀疑的。这一数据背后或许隐含着巨大的波动性,而这恰恰是与中国政府的政策变化相背离的。
汇通财经APP讯——美林美银经济学家称,虽然中国政府公布的GDP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呈稳定缓步减速的态势。但在四平八稳条GDP数据背后,大家却仍能通过其他经济数据和健况,来切身感受到经济增速的波动颠簸,而这恰恰是与中国政府宏观“微调控”政策密切相关。


尽管市场经常担忧中国经济发生“硬着陆”,但是过去五年中国官方公布的GDP数据似乎表明,发生经济“硬着陆”的概率不大。2016年,中国GDP录得连续三个季度同比增长6.7%。而中国政府的目标是将GDP增速由6.5%提升至7%。

但美银美林经济学家Helen Qiao和Sylvia Sheng均认为,这些数据掩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实际动能。中国经济的短期真实波动性或许更大,并且与政府的“微调控”政策紧密相关。

Helen Qiao表示,如果单纯地看中国GDP数据,那么,大家似乎会发现中国近年来经济增速始终平稳,罕有起伏。然而,根据美银美林综合中国月度经济数据编制的观察指数,过去五年际中国经济的实际增速,并不像中国官方公布的GDP数据那样始终呈稳定增长态势。

该机构绘制的中国经济波动周期和官方GDP数据对比如下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015年,在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中国政府采取短暂性的宽松政策周期,增加财政支出以支持经济增长。此外,中国政府还将乘用车购置税减半至5%,并推出宽松的房产政策以降低楼市库存。

Helen Qiao表示,中国政府采取的短暂性的刺激措施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现在,中国政策制定者大多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稳健,并且经济增长势头是有弹性的。这可能意味着,当前,中国政策制定者缺乏进一步采取宽松政策的动力。

Helen Qiao还表示,中国政府短暂性政策周期最后的阶段是停滞阶段。Helen Qiao和Sylvia Sheng均预计,因缺乏刺激措施,明年经济料增长6.6%,而今年为增长6.7%。长期来看,投资需求的疲软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速的放缓。在此状况下,中国政策制定者可能会及时进行政策调整以适应经济增长的需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通财经无关。汇通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下载汇通财经APP,全球资讯一手掌握

下载易汇通电脑版行情软件

0

行情

欧元美元 1.1389 0.0028 0.25%
英镑美元 1.3291 0.0027 0.2%
美元指数 99.23 -0.20 -0.21%
美元人民币 7.30 0.00 0%
美元日元 142.11 -0.31 -0.22%
现货白银 32.506 -0.232 -0.71%
现货黄金 3,327.04 -15.91 -0.48%
美原油 63.75 1.92 3.11%
澳元美元 0.6371 -0.0020 -0.31%
美元加元 1.3837 0.0005 0.03%
上证指数 3,276.73 -3.61 -0.11%
日经225 34,730.28 352.68 1.03%
英国FT 8,275.66 0.06 0%
德国DAX 21,205.86 -105.16 -0.49%
纳斯达克 16,286.45 -20.71 -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