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1月CPI和PPI双双走强,机构专家对此如下解读

浮之若莎 2016-12-09 13:01 来源:【原创】
本文共1752.5字  |  预计阅读: 6分钟
汇通财经讯——中国统计局周五(12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均超预期。11月CPI同比涨2.3%,创七个月新高;PPI同比涨3.3%,录得逾五年来的最大增幅。对此,海内外各大机构评论不一,本文将各大机构的观点进行了汇总。
汇通财经APP讯——中国统计局周五(12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均超预期。11月CPI同比涨2.3%,创七个月新高;PPI同比涨3.3%,录得逾五年来的最大增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具体数据显示,从同比看,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3%,为七个月最高水准,高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2.2%。11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3.3%,远超路透调查预估中值2.2%。这是PPI连续第三个月同比正增长,并创2011年10月以来最大增幅,当时为上涨5%。从环比看,11月CPI环比涨0.1%符合预期,PPI环比涨1.5%。

对此,海内外各大机构评论不一,现将各大机构的观点汇总如下: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表示,11月PPI涨幅超出预期主要受商品价格上涨带动,估计明年一季度仍会延续这一涨势。但因PPI长期低迷在今年9月才转正,近两个月受原材料价格涨幅带动持续回升,而CPI涨幅相对平稳,因此尚不致带来通胀的忧虑。尤其是目前内需的动力仍显不足,尚不足以支撑本轮PPI的持续上涨,因此本轮的涨幅只是阶段性上涨,很难持续。而货币政策在此前已经明显收紧,预计不会因PPI和CPI的上涨而继续收紧,毕竟目前经济的企稳基础并不牢固。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表示,中国11月份CPI和PPI涨幅均超出预期。PPI大幅上涨,主要是受供给端偏紧导致钢铁,煤炭,有色等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今年受这些黑金属期货价格上涨的带动,现货价格也大涨,成为PPI上涨的主要原因。从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4.3%,影响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3.2个百分点,而生活资料价格的上涨影响很小,表明PPI的上涨就是生产资料价格带动的。这种涨势预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估计明年上半年PPI涨幅可能到4%。考虑到PPI的涨幅通常是上涨的时候加速上涨,下跌的时候也是加速下跌的特点,这种涨幅最终能持续多久仍取决于经济是否真正企稳,需求是否有效扩大。而在目前,有效需求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仅是供给端供应偏紧导致PPI价格上涨,因此,这种上涨势头能否持续,仍需继续观察。

海通证券宏观团队姜超、顾潇啸等分析师表示,11月CPI继续上升。11月CPI同比2.3%,连续三个月回升,环比上升0.1%。11月鲜菜价格环涨5.5%,是推升食品价格走高的主要因素。尽管旅游消费价格季节性回落,但汽柴油、水电燃料涨价推动非食品价格上涨。食品价格同比上升至4.0%,非食品价格同比上升至1.8%。12月通胀相对平稳。12月初菜价、肉价虽保持稳定,但随着春节因素影响增强,食品价格环比有望走高,而去年同期基数也从12月开始加速上升,预测12月CPI同比或稳定在2.2%。11月PPI继续跳涨。11月PPI同比继续大幅回升至3.3%,环比大涨1.5%。11月工业行业价格普遍上涨,环比上涨行业数量增加至36个,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环比涨幅扩大。12月PPI或再攀升。12月以来尽管煤价回落,但钢价、油价续涨,预测12月PPI环涨0.1%,考虑到基数依然较低,同比涨幅有望回升至4.1%。通胀短期承压,货币依然偏紧。商品涨价叠加春节因素,短期通胀仍有上行压力。本月美联储加息已箭在弦上,11月外储降幅扩大,汇率贬值未消。再考虑到房价高企,资产泡沫仍大,货币仍将保持偏紧状态。

工银国际研究部主管程实表示,两个趋势得以进一步验证:1.中国经济三期叠加,短周期反弹+长周期下行+超长周期崛起,需求侧刺激性政策主导短周期反弹,政策效果正在接近峰值并可能衰减;2.全球从全面通缩转向局部通胀,中国的通胀并非需求引致,高度有限,但必然加重汇率与货币政策之两难。通胀超预期上升从购买力平价渠道进一步加重人民币贬值预期和压力,深度抑制了中国稳健货币政策的腾挪空间,在当前需求侧政策托底,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货币政策难以真正趋紧,但通胀和贬值压力叠加又造成掣肘。

国金证券大类资产资深分析师徐阳表示,CPI同比涨幅基本符合预期,环比小幅上升。基数效应在11月逐渐消退,食品价格是推动CPI同比上涨主因。11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4.0%,拉动CPI同比涨幅扩大。分类项下,食品烟酒价格涨幅对CPI上涨贡献最大,同比上涨3.2%,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96个百分点。展望后市,基数效应逐渐消退,料12月CPI同比涨幅保持稳定。煤炭等大宗继续带动PPI价格加速上涨。分类项下,同比贡献最大的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分别同比上涨28.6%、22.2%、13.7%。展望后市,在12月,基数效应对PPI同比上涨的正面贡献仍将存在,预期12月PPI同比涨幅仍有望扩大。短期货币政策整体或仍将保持稳健偏紧。本月CPI环比基本稳定,PPI环比涨幅扩大,整体涨速仍超出市场预期。后期PPI同比仍有上涨可能,但整体物价料仍保持基本稳定,货币政策或仍保持稳健偏紧态势。

首创证券研发部总经理王剑辉表示,物价CPI的涨幅符合预期,显示消费环境和市场供应环境的关系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此前消费品需求疲软,现在在逐步稳定回升,供给方面,过剩的状况显着改善,导致物价的稳步回升,目前宽松货币环境也是一个促进因素。预计CPI的涨幅势头会至少延续到明年二季度。整体上讲,明年二季度之前,还会呈现在比较可控的状态,之后会在3%的水平上有所加速,因此为了抑制通胀矛头,三季度中国央行可能会采取加息措施来提升货币流动性回归中性的预期。比较突出的PPI的变化,大幅跃升出于意料,更多是由于季节性因素造成的,主要是钢铁煤炭价格大幅回升,提升了市场对大宗商品价格和原材料的上涨预期,导致补库存的动作有所增加,短期需求出现显着的回升。从实体经济层面看,这种情况暂时还没有看到从投资领域和需求领域有相应的回升,因此可持续值得怀疑,PPI的涨幅在未来几个月或者明年1月之后不会像CPI一样有加速的动作,继续向4%-5%的扩展速度会放缓,突破可能出现在明年二季度,要看实体经济需求是否有支撑。二季度和三季度以后,随着货币回归中性的预期提升,大宗商品快速上涨动力会相应减弱。明年经济稳步回升,对需求的拉动不会有大幅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以后还能看到跳跃式的增长表示怀疑。

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PPI超预期主要还是前期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生产资料价格过去五年持续下降,今年转正后上涨加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11月受美国大选影响相关商品期货大幅度上涨,使得PPI环比远超历史同期。预计涨势至少在明年一季度之前都是可持续的。预计明年全年PPI还是在2%左右,一季度是高点,前高后低。CPI符合预期,当前大家会比较关注PPI向CPI的传导,但这轮PPI上涨主要是生产资料上涨,跟CPI相关的消费资料价格相对稳定,因此并不担心通胀,2017年更多是物价的正常化。政策宽松还是稳定更多取决于经济增长,通胀只是条件,目前经济增长还是不错,没有太大下行压力,因此政策不会从紧不会宽松,以稳定为主。

澳新银行驻香港首席大中华区经济学家杨宇霆表示,中国已进入新的通胀周期,中国央行下一步政策行动应该会是加息,而非降息。

中银国际驻北京宏观经济分析师朱启兵表示,PPI反超CPI对公司是利好。他表示,CPI影响企业成本,而PPI影响产品售价。只要涨势保持温和,就有利于维持工业利润、增强偿付能力。

渣打驻香港的首席中国经济学家丁爽称,全球需求非常强劲,但是当前的供应吃紧局面只是暂时的。过剩的产能依然存在。

麦格理证券中国经济研究主管胡伟俊表示,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特朗普当选后通胀预期上升的影响,明年3月底之前,中国消费价格涨势将继续加快。之后,通胀有可能减速,届时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丧失上行势头,与此同时,楼市调控政策料拖累经济。11月份PPI快速增长,主要受到煤价和铜价的提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通财经无关。汇通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下载汇通财经APP,全球资讯一手掌握

0

行情

欧元美元 1.0417 -0.0057 -0.54%
英镑美元 1.2530 -0.0058 -0.46%
美元指数 107.48 0.42 0.39%
美元人民币 7.25 0.01 0.08%
美元日元 154.78 0.25 0.16%
现货白银 31.304 0.533 1.73%
现货黄金 2,714.43 44.98 1.68%
美原油 71.18 1.08 1.54%
澳元美元 0.6500 -0.0010 -0.16%
美元加元 1.3980 0.0007 0.05%
上证指数 3,267.19 -103.21 -3.06%
日经225 38,283.85 257.68 0.68%
英国FT 8,262.08 112.81 1.38%
德国DAX 19,322.59 176.42 0.92%
纳斯达克 19,003.65 31.23 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