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12月8日)数据显示,中国11月以美元计价的进口年率上涨6.7%,录得逾两年来最快增速,反转10月的下滑势态,受益于其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强烈需求。
据FX678观察,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具体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价的话,中国11月贸易盈余446.1亿美元,预期盈余469亿美元,前值盈余490.56亿美元;11月进口年率上涨6.7%,预期下降1.9%,前值下降1.4%;11月出口年率上涨0.1%,预期下降5%,前值下降7.3%。
据汇通财经了解,以人民币计价的话,中国11月贸易盈余2981.1亿元,预期盈余3200亿元,前值盈余3252.46亿元;11月进口年率上涨13%,预期上涨3.6%,前值上涨3.2%;11月出口年率上涨5.9%,预期下降1%,前值下降3.2%。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中国经济学家普里查德(JulianEvans-Pritchard)在报告中指出,中国11月出口水平的改善体现了全球需求走强。近期商业调查显示,今年年底发达国家料以亮眼表现收官。
他指出,中国进口水平也有所改善,体现了近期工业商品价格的提升,料推升出口估值。进口量料持续表现良好,因迹象显示11月中国经济复苏之势仍基本完整。
11月中国主要商品的进口量均大增,包括铁矿石、原油、煤炭、大豆和铜等,尽管当月人民币大幅贬值。
汇通网指出,澳洲联邦银行(Commonwealth Bank)大宗商品策略师维维克·达尔(Vivek Dhar)称,铜进口水平的提升部分体现了上海期货交易所库存的上涨,以及中国电力和建筑部门的需求进一步走强。当前市场争论的焦点是,中国进口水平的涨势能否延续至明年,目前尚不明确。
摩根大通(JP Morgan)固定收益和外汇策略师奥尔德(Sally Auld)指出,中国11月贸易数据仍显现经济增长缓慢下滑。该行预计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从今年的约6.7%降至6.4%。
她表示,尽管近期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长上行,但市场对其债务水平的忧虑持续,令市场担心其中期面临经济下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