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时报》日内早间表示,欧洲央行可能会购买合格的美国国债,以支持其1.6万亿美元的量化宽松(OE)项目,这也证明了欧洲央行之前的刺激政策变得毫无效力。
正如《金融时报》指出的那样,欧盟政府和机构约有7.5万亿美元的优质债券,但欧洲央行的QE项目却仅限于购买2-30年期收益高于欧元区存款利率(-0.4%)的债券。
故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计算,这些限制会排除约1.5万亿美元的合格债券。此外,欧洲央行还不能购买33%以上的国家未偿债务,这进一步使得合格债券供给降至2万亿美元,仅略高于1.6万亿美元的购债规模。
这也就是说,欧洲央行需要在购债项目上,按各成员国经济规模比例制定其他规则。因此,欧洲央行可能会较早扫空大型经济体的优质债券,例如德国。
《金融时报》还表示,许多分析师都预计,欧洲央行在2016年底将在欧元区扫空一切可用债券。
同时银行家和投资者也认为,欧洲央行的QE机制意味着该央行将无法继续保持每月800亿欧元的购债规模,除非其放宽购债限制。
虽然欧洲央行已多次重申QE政策至少会持续到2017年3月,但鉴于欧元区经济复苏相对低迷,故许多经济学家预计欧洲央行的购债项目将被迫延长期限。
但花旗、汇丰银行、法国巴黎银行、摩根大通和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信贷分析师均表示,欧洲央行的1.6万亿QE项目在今年早些时候就在接近壁垒,且更麻烦的是除欧洲央行以外没人知道如何打破壁垒。
花旗认为,购债紧缩已十分严重,而欧洲央行或将于11月扫空德国优质债券;但美国银行则认为,欧洲央行的QE项目至少可以运行至今年年底。
因此,分析人士日前得出结论,留给欧洲央行的唯一出路将是:在利率降至零以下后,尽可能的去购进每一份合格的主权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