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股民,深港通概念,属于耳熟能详的话题;近期市场上不时有新闻出现,特别是在沪港通正式开通之后更是如此。从去年5月份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曾表示,深港通“有消息会尽快公布”,到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时表态称,力争今年开通“深港通”,时间跨幅一个年头,这也让市场对于深港通的炒作变得沸沸扬扬,特别是在进入今年8月份后,更是让市场热点更进一步的向着深港通靠近。
2016年8月16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表示:“深港通相关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国务院已批准《深港通实施方案》。”千呼万唤始出来,深港通在近一年的市场炒作后,终于揭开其神秘面纱,这样让这一预期式消息,最终落实成为现实,对于股市来说,将成为一波有力的利好性,但其影响新却仍然是值得我们深虑的。

近期困扰大盘走势的原因有多方面,一个是前期3100的压力点所构成的阻力区域,限制大盘发展空间,当然换个角度来说,即处于压力点附近未形成有效突破,咱不愿意去买;而另一个,是老生常谈的话题,量能不足,在股市结束2015牛市之后,持续走熊,近期虽然处于反弹过程,但整体流通市值依然稍显不足,处于存量资金的博弈过程,所以量能的变动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从当前大盘表现看,困扰价格上涨的3100关口,在当前已属于有效性的破位状态,那么剩下的也就是量能能否跟进了,所以对于深港通所带来的利好性,能有几何,咱们不妨从这方面去考虑。
沪港通中的沪股通额度为3000亿元,而港股通额度为2500亿元,相较于沪市流通市值23万亿,以及深市的流通市值15万亿来说,所占比例太小,无法成为改变市场存量资金博弈的根本性因素。

2014年7月份,在沪港通开通的消息刺激下,沪深股市拔地而起,并最终演变为一波牛市行情。而且,随着其时牛市行情向纵深发展,通过沪股通进入A股市场的境外资金也越来越多,客观上对其时的股市起到了助涨作用。当然,这是有条件的,一方面作为政策面的变动,沪港通后,央行降准降息作为政策性导向,利好股市发展;而另一方面,因港股市场更显成熟,投资理念更倾向于价值投资,作为以大盘蓝筹股为主的沪市更受到青睐,而以中小板为主的深市,吸引力要弱于沪市。
虽然深港通于沪港通的开通,均能促进市场表现,利于股市发展,但相对来说,沪港通对于资金更具备吸引力,同时沪港通后随之而来的是央行降准降息的开始,恰逢其会似的相辅相成,造成大盘的强势;而深港通由于以中小板为主,对于港股市场资金吸引力并不足够,难以改变大盘存量资金博弈的结果。
所以,深港通的开通虽有利好于市场,但能否带来沪港通似的强势还尤为可知;但有一点是明确的,近期操作的深港通概念,在深港通开通后,短期内必将受到青睐,利好消息,带来概念版的走强是必然,这是国内投资者炒作特性,投机性更重;同时,大盘3100的破位,伴随着利好性消息,短期内大盘的向好性是必然,虽然对于股市整体的利好性并不如预期中的强,但双重有利之下,暂时找不到利空性,那么股市短期即以继续看好来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