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金网7月7日讯——7月7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上调37个基点,报6.6820。6日,人民币中间价下调263个基点至6.6857,创2010年11月来新低。分析认为,英国脱欧导致美元飙升是此轮人民币快速贬值的主要原因,中间价大幅调低与英镑和欧元走弱有关,目前人民币定价机制透明,若国际货币持续走弱拉升美元指数,则人民币兑美元的跌势料将持续。

随着中国央行加强与市场沟通,并采取更多措施防止“贬值”和“资本外流”之间的恶性循环,国际市场已经能够以平常心看待人民币走软。

汇丰银行认为,出现像今年1月那样的动荡的可能性不大。高盛高华证券称到今年年底人民币相对一篮子货币走强。
高盛高华首席中国经济学家Song Yu称,此次人民币贬值和之前不同,没有造成全球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并且这次空头投机仓位也不是很重,也没有出现居民恐慌性购汇现象。
加强市场沟通成效显著
在经历去年8月和今年1月人民币的动荡之后,中国央行就改进了市场沟通手段。6月24日,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受邀参加IMF举办的央行政策研讨会时表示,中国央行会试图对公众进行教育,让其了解市场形势,努力减少过多管制,引入更多的外汇市场风险管理工具,包括外汇掉期、衍生品,希望企业和居民在这个环境中变得越来越成熟。
本周,瑞银集团包括Maximillian Lin在内的策略师在一份报告中称,“现在市场能够更好的理解中间价定价机制,并且能够更好的消化随之而来的市场波动。”瑞银认为央行改善沟通使得市场更加稳定。
限制资本外流
为避免人民币出现像1月那样的无序贬值,外汇主管部门还加强了对资本外流的限制。最新动作是,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周三宣布,对人民币远期卖汇业务收取风险准备金,准备金率为20%。
市场人士认为,此举在于堵住不想交境内准备金而利用境内外外汇市场价差获利的口子,也可以说是增加了境外银行在境内远期购汇的成本。
6月外汇意外回升 人民币贬值压力可控
央行7月7日公布数据显示,中国6月末外汇储备意外增加134亿美元至32051.62亿美元,好于预期,创2015年4月以来最大月度涨幅。

(图片来源:万得资讯)
民生证券点评6月外汇储备数据称,外储与结售汇基本面稳定。退欧冲击及后续不确定性会使得人民币短期内有一定贬值压力,但结售汇、贬值预期、进出口结售汇率等中微观基本面并未跟随恶化,情绪稳定,按照现在CFETS与中间价两条腿走路的逻辑,本轮贬值压力可控,央行应对更为从容。长期来看,“国内经济高增速+进出口贸易大顺差+中美利差尚为正+海外是非多”,人民币并没有长期贬值的基础,没有必要过度悲观,要平常心看待人民币加大波动,这是汇率形成机制更为市场化的表现。
德国商业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周浩表示,外汇储备数据表明,中国有大量日元资产风险敞口;由于英国退欧导致资金流动寻求避险,日元在上个月上升7.3%;估计日元资产占中国外汇储备的10%左右。外汇储备上升还表明,中国央行上月基本没有进行什么外汇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