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金网6月16日讯——与市场此前预期一样,美联储宣布仍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仍暗示今年年内有2次加息,但已有更多官员预计年内仅加息一次。因此任何与通胀相关的数据,对市场的影响都被放大,甚至可能影响美联储的加息步伐。
北京时间6月16日晚20:30将公布的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美联储决议公布后的第一个通胀数据。
经济学家预测,5月CPI指数将会表现平淡,小幅上涨0.3%,或同比上涨1.1%。4月CPI上涨0.4%。核心价格指数预期上涨0.2%,同比上涨2.2%,与上月持平。
美联储最新决议维持按兵不动,表示未来仍会加息,但加息步伐看来将会放缓。从“点阵图”上也能看出来,尽管美联储预期今年仍会加息两次,但点阵图显示,已经有6为官员预计今年只会加息一次。3月时,只有一位官员这么认为。
Jefferies首席经济学家McCarthy认为,几周前美联储所谓的“逐步正常化”意味着每6个月加息一次,如今看来却变成了每年加息一次。到底什么因素能推动美联储加息?谁也说不清楚,通胀数据的影响也未必有那么大。5月惨淡的非农数据是美联储推迟加息的原因之一,英国退欧公投给市场带来了担忧情绪,是推迟加息的另一个原因。
一些分析师提出疑问,为何美联储大幅调整了加息的长期预期?
McCarthy认为,美联储最新决议与4月会议纪要大相径庭,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纵观这段时间,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非农数据,然而耶伦也已放话,不会因为过度倚重一个数据。
美联储会议后,2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从0.72%跌至0.66%。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57%。其他国家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以及对“脱欧”公投的担忧,打压了近期美国国债收益率。
美联储声明中同时提到,家庭支出正在增加,但劳动力市场的改善速度却在放缓。
Brown Brothers Harriman首席投资策略师Scott Clemons表示会关注通胀数据,但是最重要的数据将是平均时薪增长,增速为2.5%。工资增速开始超过核心CPI增速,这或许会成为推动美联储加息的通胀压力来源,不过目前还不会。
核心CPI已经超过美联储2%的目标,但美联储更偏向于PCE平减指数,该指数目前仍低于2%。
McCarthy认为,美联储调整长期加息预期会打击市场信心。向市场传递出美联储对经济和货币政策信心不足的信号。
除了CPI,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也将同期发布,预计将会小幅上涨至270,000。同期发布的数据还有第一季度经常帐。北京时间22:00,费城联储将公布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