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市场干预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周三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年度会议上表示,最近一些大宗商品期货出现了巨大波动,成交量很大;已采取相关措施且效果显著。
作为亚洲最大经济体,今年3月至4月间,中国原材料市场出现投机热潮,导致价格暴涨,成交量创新高。由于担心涨势过大可能危及到“去产能”的努力,证监会和交易所联合镇压,收紧相关规则,并提高交易费用以阻止暴涨。方星海称,目前中国力争成为全球定价中心,有效监管是至关重要的。
千载难逢的机会
方星海表示,中国面临成为全球大宗商品定价中心的千载难逢的机会;在实现这个目标的道路上,会遇到激烈的竞争。尽管中国在交易规模和经济增长上占优势,但立法方面仍不足,且缺乏足够的人才。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属和能源消费国,但国内交易员和企业还是要依靠国外金融中心设定的基准价格来交易或消费。中国原材料交易市场很大程度上仍未对海外投资者开放。方星海表示,要推进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引入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商品期货市场。
方星海补充说,计划把原油、铁矿石和天然橡胶期货作为开放的起点,若要成为全球大宗商品的定价中心,中国必须要有适度有效的监管。
他补充说,根据经验,管理者面临的挑战并不是“引进来”所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而是不能防止个别投资者基于技术优势的违规交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