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全球钢铁产业巨大的产能过剩导致钢铁生产商违约,停业并面临巨大的运营亏损,但2006年中国的钢材价格一直在上涨。
低于正常水平的季节性补充库存,生厂商在政府削减产出政策出台之前减少产出,加上中国建筑活动激增,这三个因素提振了钢材价格。
上海期货交易所的螺纹钢期货在2016年以来已经上涨了70%,导致了铁矿石和炼焦煤价格的上涨,这两种商品都是炼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材料。
价格的上涨已经导致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许多先前不景气的中国钢厂已经恢复生产,而中国政府想要通过国企改革的重组来解决近年来让企业盈利受损的产能过剩问题。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CISA)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粗钢产量增长了超过21%至7070万吨,这是历史最高单月增幅。
路透社援引一项来自Custeel咨询公司的报告,报告称,鉴于钢铁价格飙升,中国能产5千万吨钢铁的68个钢炉已经恢复产出。
鉴于政府承诺在未来五年削减多达2.4亿吨的钢铁年产量,这似乎不是市场所期待的反应。
房地产建设激增,很多人认为中国目前存在房地产库存过多的现象,这也鼓励了钢铁厂清新开始产出。
Custeel高级分析师胡延平向路透透露,中国政府希望提振经济,并提高工业领域的需求,同时也希望推动供应经济改革,这使得中国处于进退两难的窘境。
所有关于政府调整和重组的讨论,经济疲软的迹象已经转化为信贷增长,房地产建设和产业拉动经济活动,旧的增长模式创造了目前经济面临的很多问题。
尽管短期内的刺激是可以接受的,考虑到政策制定者面临着中国经济成分巨大的改变,花费的时间越长,最后的任务就会越困难。
很多人将会问的问题是:这是否仅仅是一个临时改革推迟或调整,又或是一个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