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候选人特朗普竞选以来常常夸大人民币贬值对美国的危害,但经济学家和分析师们指出,他的言论其实是危言耸听;汇通分析认为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真实目的其实是在于煽动美国选民情绪,从而攫取选票;虽然若人民币再度贬值确实可能为特朗普助力,但即使他能当选,也并不意味着真的会对中国强硬。

特朗普攻击人民币贬值实属危言耸听
美国共和党总统参选人特朗普自参加2016年总统竞选以来,频频打出“中国牌”,承诺若当选将以强硬态度于中国谈判,以提振美国经济;而随着近一段时间以来人民币的持续贬值,特朗普对人民币的指责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特朗普声称,中国一直让他们的货币贬值,而这对美国而言将是摧毁性的;他说,“我们有如此多的可影响中国的能力。中国曾利用我们赚钱,并用其从美国赚得的金钱和从美国吸取来的就业对自身进行了重建。”
不过,很多经济学家和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的言论是站不住脚的,随着前几年人民币兑美元的不断升值,以及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持续放缓,人民币所面临的问题已不再是“被低估”,反而可能是“被高估”,特朗普的言论显然是危言耸听。
包括美国财政部在内,美国国内多年来一直存在认为人民币被刻意低估的看法;但近几年来,这一看法显然已经过时。
美元兑人民币月线图

过去5年中,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了近5%;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一时段内,绝大多数全球主要货币兑美元出现贬值;201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就曾宣布人民币“不再低估”。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此前发布了一张图表,跟踪全球主要货币2008年以来汇率走势与经济情况不相吻合的情况,该图表显示,人民币在2012年年中以前存在低估现象,但此后汇率逐渐显现与经济形势相符的走势。这意味着,特朗普的观点已经“过期”3年。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上周表示,人民币汇率对一篮子货币保持稳定,不存在持续贬值基础,人民币贬值刺激出口作用有限。
真实目的还是拉选票
过去十多年中,特朗普也经常拿人民币汇率和国际贸易说事,拿人民币说事在美国政治中似乎一直是“好话题”,事实上人民币贬值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并非问题的关键,其真正目的是将美国底层民众的不满转移到中国身上,并通过强硬的言论来煽动民意,从而获取选票。
美国政界本来就不乏长期攻击“人民币被低估”的政客。何况美国对华出口近来一直萎靡,在美国自由派和保守派两大阵营中,都有把中国视为威胁美国工人和公司者。
不管特朗普的言论是否站得住脚,在广大美国普通民众对经济学了解有限的背景下,若未来人民币再度走弱,可能还真会成为特朗普竞选的助力。
不过,熟悉政治的人们都知道,竞选时说什么并不等于当选后会做什么,即使特朗普最终当选,也并不意味着他真的会立马对中国强硬,更有可能是从美国整体利益的角度选择政策立场,我们并没有必要太过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