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师们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坚持维持汇率稳定,将因此付出越来越高的成本。周二(1月5日)的市场表现就清楚证明了这一点:中国央行不得不持续卖出美元,这样才能限制人民币在周一下跌后继续下挫。据知情人士透露,央行通过国有商业银行执行了这一操作。
中国决策层承诺,将在经济方面给予市场更大的决定权,但却面临汇率走势过度的现实,正如2007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日元就出现了大幅升值。如果拒绝市场自由决定人民币汇率,那就将意味着中国3.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可用性必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关注。
加州大学驻圣地亚哥的研究中国政治和金融的教授Victor Shih表示,当中国央行谈到有序贬值时,都很清楚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是要付出代价的。中国央行需要耗费外汇储备来控制现汇汇率。
中国外汇储备并不乐观
中国并未公布外汇储备的具体组成,并且部分资产可能不具有流动性,或已经用于政府其他项目的融资。美国官方估计,10月份中国持有1.25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这是以美元计价、具有流动性的基准资产,但中国的部分投资是通过其他国家来实现的。中国企业和银行持有数十亿美元的外币借款,这一债务被认为是与国家外汇储备相抵消的。
Shih表示,总的来看,中国的可用储备额比公布数低数千亿美元。
他表示对3.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数据表示怀疑。他指出,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下滑,但肯定没有大部分人所认为的那样安全。
自12月份中国央行表示将让市场焦点从人民币兑美元走势转向人民币兑多种货币篮子的走势起,人民币的抛售压力便逐步增加。8月11日,中国政府突然宣布贬值,并允许市场在设定汇率上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从那以后,人民币贬值了近5%。
有序贬值
事实证明,任何事情要有序维持本就很困难。大和资本市场(Daiwa Capital Markets)亚洲(除日本)首席经济学家Kevin Lai估计,中国央行可能试图引导人民币每月贬值2%。但不幸的是,像这样保持人民币有序贬值是相当棘手的,他认为未来几个月人民币抛售只增不减,除非积极干预,且干预次数要多于以前。
Lai预计,在中国经济疲软和通胀威胁的背景下,2016年底,人民币汇率将从目前的6.5涨至7.5。
同时有序贬值也存在逻辑方面的问题。人民币贬值给投资者、家庭和企业资金转移出国创造了理由。一名独立的中国分析师、前中银国际美国办事处负责人安德鲁·科利尔(Andrew Collier)表示,无漏洞监管资本边界将需耗费大量资源。
监管负担
科利尔还表示,政府需要大量人员来监控成千上万的企业,以判断他们的资金交易是否合法。
科利尔估计,全国23万亿元个人存款的59%由1600万拥有海外资金转移渠道的人持有。这是一个政治问题,国家外汇管理局(SAFE)管理起来也很困难。
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政府需履行新的国际义务。去年11月,人民币被纳入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货币篮子。此时进行广泛且持续的干预以限制资金转移海外是不合时宜的,尤其今年中国是20国集团的领导国。
至少到目前为止,人民币贬值是渐进的,也没有明显迹象表明政府会允许人民币大幅下跌,因为人民币大幅贬值将波及到其他新兴市场的货币。
过分夸大
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前摩根士丹利亚洲非执行主席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表示,人民币贬值的状况被过分夸大了,他不认为今年人民币会大幅度下跌,就如中国经济一样,不会比软着陆更差了。
驻新加坡法国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Yao Weiand以及亚洲外汇策略主管Jason Daw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根据市场动态,中国央行会使人民币渐进贬值,而不是急跌,因为当前的总体经济下行状况已经令中国政策制定层感到“压力山大”,因此不希望人民币大幅贬值再来添乱。他们还表示,只要中国坚持逐步贬值路径,那么对抗资本外流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