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一(1月4日),美国著名的财经专栏作家登特(Harry Dent)发文提醒投资者,美股熊市周期或将在二月开启。
而此前雅虎金融也曾发布过一篇名为“新年不快乐:美国经济正停滞不前”的文章。
近期公布的美国11月成屋销售年化总数环比下降10.5%,为2014年4月份以来最低值。回顾历史,此种程度的房市萧条仅在2000年代中后期的“住房危机”时才出现过。
登特曾在报刊杂志上向投资者展示过一幅关于美国新屋销售量占美国总人口比例的走势图(见下图)。登特指出,自2005年6月至2015年底,该比例已暴跌约82%。简而言之,婴儿潮将持续抑制房屋的购买,在未来的几十年里,美国将不再需要更多的新建房屋。

美国新屋销售量占美国总人口比例(1963-2015)
图片来源:圣路易斯联邦政府官网
登特和一些其他的专家都认为自2009年以来全球经济的复苏都只是表象和烟雾弹——人为的刺激因素只会使得金融泡沫越来越大,而企业收益的增长也只是金融工程的作用。迄今为止,全球经济复苏活动并非真正地有利于未来的就业、生产力以及经济的增长。
下图显示了近15年来美国人均办公空间的走势图。大幅下挫的人均办公空间暗示着金融危机的即将到来。

美国人均办公空间(2000-2015)
图片来源:圣路易斯联邦政府官网
自2009年中期至2015年底,美国人均办公面积由371平方英尺急剧下降至270平方英尺。短短的六年里,其降幅约三分之一,因各大企业雇佣大部分下岗人员——这意味着很大程度上美企并没有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而更严酷的事实是,企业仅仅依赖其过去的运营能力雇佣重复的劳动力,而并没有为未来的就业人口创造新的工厂及工作室。美国每月逾20万就业人口的增长数据虽然十分靓丽,但也只能让美国现阶段的就业水平与过去持平。
就业人数的增长多来自于兼职工作或者低端服务行业(如调酒师、服务员),而并非来自于高收入制造业和专业人士。
而自1983年至2008年,由于全球产能过剩,全球通胀并未有明显提升,其中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尤为严重。
由于贷款和生产性投资并未扩张,近年来货币流通速度持续下降。
并且,因目前全球债务能力和人口消费增长均达到顶峰状态,企业正面临收入停滞的困窘。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状况上一次出现是在金融危机到来之前——2007年年末。
下图显示,自1983年至2008年,美国债务增速达到其GDP增速的2.54倍。该结论告诉投资者自2009年以来的全球经济复苏实质上只是大规模去杠杆化和经济萧条的掩饰,而并不是经济的持续扩张。

美国债务增速与GDP增速对比图(1983-2015)
图片来源:圣路易斯联邦政府官网
而据登特预测,美股最迟在今年二月上旬就会陷入熊市周期,若市场提前认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熊市可能会提早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