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14年11月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推行高产策略扰乱石油市场秩序以来,国际油价一度跌至七年低位。一年后的今天,OPEC依旧维持高产并可能给油价带来新一轮的空头袭击。
在12月4日的OPEC会议上,OPEC各成员国非但未就石油产量目标达成协议,还取消了此前所制定的3000万桶日产量目标。
事实上,OPEC石油产量超出目标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据彭博社统计,OPEC已连续18个月超目标生产石油。在此次维也纳会议上,OPEC取消3000万桶日产量目标给油市传达了一个明确信号——不管OPEC是否做出具体决定,总体上OPEC都拒绝 “拯救”油价。
持续低迷的油价使市场再次将焦点投向美国页岩油生产商。目前,美国页岩油产量已自今年4月峰值960万桶/日缩减了近30万桶/日。此前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在11月30日发布的原油供应月度报告显示,美国9月原油日产量减少2万桶,至932.6万桶,为连续第三个月下滑。
相较美国,OPEC很大程度上不会减产。由于大多数OPEC成员国的石油产量由政府决定,而不是由外部市场力量决定,因此各成员国可以随意高量生产石油。加之,此次OPEC会议各成员国未就减产达成协议,料OPEC即使不增产也会维持现阶段的高产不变。
伊朗方面也已经扫除了所有“重返油市”的障碍,一旦经济制裁在2016年1月左右被解除,伊朗将迅速增加石油产出。
因此,就像以前一样,市场只能寄托高成本石油生产商能减少石油供应,特别是美国页岩油。并且,美国页岩油生产商的财务压力也在逐渐加重,可能致使生产商在未来几个月大幅缩减石油产量,以下是几点理由:
首先,油价越低且在低位徘徊的时间越长会导致石油生产越难恢复。目前现存油井的枯竭量在逐月增加,而代替这些枯竭油井的数量却越来越少。
次之,越来越多的对冲交易到期,使美国页岩油生产商们越来越感受到残酷的熊市现实。
再则,页岩油生产商的融资也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最后,“未被水力压裂的油井”(Fracklog)数量将持续增加。所谓“未被水力压裂的油井”,指的是美国页岩油生产商们把油井钻好,但不对它们进行水力压裂,让石油乖乖呆在地底下,等油价上涨之后立即把石油开采出来投入生产。然而,页岩油生产商们现在已对油价反弹失望至极。
2015年,油价折戟沉沙或成就史上最惨烈之战绩,若OPEC仍一意孤行,那么油市2016年仍将是半天云里打灯笼——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