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标普500指数总体走平,而这并不是因为其波动性太弱。事实上,标普500指数在2015年的震荡区间宽达259点。对比标普500近四年的表现,2015年注定是让美股股民大失所望的一年。2012至2014年,标普500分别录得15.9%、32.2%及13.5%的升幅。
在即将到来的2016年,标普500指数的表现料将更为糟糕。
以下六幅图片为2016年美股或进行修正回调提供了极有说服力的理由:
1.美股收益下滑
近期标普500的预期收益逐步下滑,由2015年6月的每股137美元跌至当前的107美元。虽然美股今年依旧走平,但华尔街日报预期2016年美国公司利润将大幅缩减,这对于美国经济来说是一个十分不好的征兆。

2015标普500预期收益变化
图片来源:Businessinsider
2.垃圾债券敲响警钟
近期高收益(垃圾)债券敲响警钟。2015年垃圾债券的收益率整体上涨了8%。作为美国股市领先指标,此次垃圾债券收益率的大幅提高预示着美国股市的修正将至。

垃圾股票与标普500收益的对比走势图(2006-2015)
图片来源:Businessinsider
3.零售销售额暴跌
美国股市的另一领先指标是零售销售额。2015年,占美国经济约三分之二的消费者支出急剧下滑,这意味着美国零售销售额的大幅下挫。由于美股与美国零售销售额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零售销售额下跌往往会使美股股市大幅下挫。

零售销售额与标普500走势图对比(1995-2015)
图片来源:Businessinsider
4.全球贸易陷入衰退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贸易出口额大幅缩减,录得自1957年最低水平。同时,用于衡量全球航运费用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近期也创历史新低。全球贸易陷入衰退是经济放缓的明显迹象。

IMF全球贸易出口额
图片来源:Businessinsider
5.并购交易量创历史新高释放危险信号
11月全球并购交易量创历史新高。至今为止,2015年美国公司的并购交易量已高出2007年所创纪录的43%(2007年的并购交易量为1.7万亿美元)。
以史为鉴,几乎每次金融危机爆发前夕,全球并购交易量都会达到顶峰,例如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夕、1999年科技泡沫破裂前夕以及1929年经济大崩盘前夕,全球并购交易量均
录得新高。
并购交易的活跃暗示着企业内部人员几乎没有信心自主改善其经营活动,从而无法避免地需要通过企业重组来解决问题。

全球并购交易量(2014-2015)
图片来源:Businessinsider
6.公司内幕人士抛售股票
在熊市来临之前,公司内幕人士往往会像疯子一样大肆抛售个人所持本公司股票,而用公司股东的钱大幅回购。据投资研究公司TrimTabs报道,11月公司内幕人士抛售个人所持的本公司股票约80亿美元。这是自2011年5月以来最高水平,而此前内幕交易量曾一度下挫10%。

全球内幕交易量与标普500走势对比图(2013-2015)
图片来源:Businessinsider
总而言之,大部分美股在本年度的表现不尽人意。收益率走高的股票数量逐步缩减,而领跑美股的股票范围也大幅缩窄。当越来越少的股票领跑股市且其他大多数股票都陷于负增长状态,显而易见,美国股市也将濒临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