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些具有石油背景的主权财富基金如今大概已风光不再,那些资金吃紧的国家正砸开主权财富基金这个保险箱来弥补亟待填充的预算赤字,只是这类基金的投资回报实在太低,尚不足以填满预算缺口。
这迫使一些主权财富基金抛售资产套现。一些人因此担心,如果主权财富基金加速套现,则或打压股票和其他资产的价格,进而造成恶性循环。
根据摩根士丹利数据,过去20年中,主权财富基金的资产规模已经扩大至高达7万亿美元的规模,所涉投资涵盖对企业的直接入股、豪华地产等方方面面。
但这类主权财富基金新资金的主要来源倚仗政府的石油出口收入,像沙特、俄罗斯和挪威的情形便是如此。这类主权财富基金如今面临着双重困境。
自2014年6月以来,布兰特原油下跌大约68%,目前不到每桶40美元,大幅减少了石油收入。与此同时,今年经济增长放缓,及新兴股市.MSCIEF等资产类别下跌高达19%左右都意味着,部分基金无法产生足够高的回报来抵消油价下跌。
“如果主权财富基金(SWF)的回报超过6%,就算不错,”一名资产经理匿名表示。即便是不依赖商品收入的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也预计未来5-10年投资回报降低。
根据eVestment的数据,2015年头三个季度,SWF从基金经理那里撤资270亿美元,仅第三季度就收回大约195亿美元。
位于日内瓦的政治风险咨询公司GeoEconomica的执行董事Sven Behrendt表示,当前低油价环境是这些基金面临的第一个考验,不过来得太早。本来成立这些基金是为了提供石油之外的其他收入来源。
资产管理公司Invesco今年稍早对SWF的一份调查显示,逾70%的反馈者预计未来政府资金将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