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上周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决定维持高产持续影响,本周油价跌跌不休。周四(12月10日)布伦特原油期货和美国原油期货连续第四日下跌,触及近七年低点。日内,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最新发布了《短期能源展望报告》给油价复苏带来了一丝希望。该报告称,11月全球原油消耗量增加且供给量下跌,供应过剩问题有所缓解。
上周五(12月4日),OPEC各成员国因自谋福利,拒绝减产并放弃产量目标,导致油价连连下挫。布伦特原油期货由OPEC会议前的47.44美元/桶下跌21%,至39.37美元/桶(周四收盘价),触及2009年2月以来低点。但有分析师称,油价要触及生产商的成本价才能真正的触底反弹,也就是说,油价仍有一定下行空间。
然而, EIA最新发布了《短期能源展望报告》显示,11月份全球流动性石油供应减少19万桶/日,而石油消耗量却增加了32万桶/日。

全球流动性石油供给与消耗(2013.7—2015.11)
图片来源:美国能源信息署
因此,石油生产过剩(供给量-消耗量)也降至134万桶/日,较10月(2015表现较好的月份之一)下降52万桶/日。虽然降幅不算很大,但也有很大的提高。

全球流动性石油生产过剩量及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
图片来源:美国能源信息署
虽然美国石油产量不断缩减,但是EIA重新重新修正了过去两个月的原油产量下跌量。

全球流动性石油消耗量年度变化
图片来源:美国能源信息署
11月美国石油产量自今年4月来平均下降42万桶,略逊于9月份59万桶/日及10月份49万桶/日的降幅预期。目前,全球石油供给过剩约130万桶/日,虽然美国石油产出十分重要,但光靠美国减产不能解决现阶段全球石油供应过剩的问题。

美国石油产量
图片来源:美国能源信息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