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五(12月4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决定将维持现阶段的3150万桶/日的高产量,并且目前暂未对石油产量设置上限。受此拖累,国际油价纷纷跳水。目前,OPEC成员国各自为营,自谋福利。
此次OPEC会议十分混乱,原本预计四个小时的会议,拖至七个小时才结束。OPEC各成员统一拒绝通过减产来控制价格,目前未能就石油产量上限达成一致。事实上,OPEC大多数成员国支持沙特政策,也就是通过不断增产,打压油价,压缩高成本竞争者的市场份额,这其中包括俄罗斯、美国页岩油以及OPEC内部成员国。
尽管OPEC成员国常常超出OPEC设置的目标产量,但自1982年起几乎没有上调过产量。2011年,OPEC设置了石油生产上限——日产量3000万桶,然而,现在OPEC却觉得该上限太过死板,不能与时俱,将其废止。据彭博社数据显示,目前OPEC石油产量已连续18个月超过日产量3000万桶的生产上限。OPEC表示,将维持现阶段的高产量——约3150万桶/日——无节制的全力产出。
石油过剩的局面很可能在2016年持续。此前伊朗曾宣布,在国际经济制裁解除之后,将振兴其石油产业,扩大石油产出,2016年底目标将石油产量由目前30万桶左右提高至40万桶。
根据IRINN国家电视台周日的一份报告,伊朗石油部部长赞加内称,“一方面,伊朗希望石油市场需求能够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希望OPEC能像非OPEC生产商所呼吁的或者所做的那样,能够减产或者降低其石油产量的增速下降,这样的话,将减小对油价的下行压力。”
尽管各OPEC成员国代表人极力掩饰OPEC集团内部意见分歧。当被问及OPEC成员国就石油产量有何讨论时,伊朗赞加内只是简单地表示,“各OPEC成员国就石油产量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但目前没有确切的结论,有待进一步讨论。”
这次OPEC会议有很大程度上并不能传达出所有OPEC成员国的想法,因为此次会议由伊朗的竞争对手——沙特阿拉伯主导。就目前而言,这次会议并不像美国外交官的基辛格(Henry Kissinger )此前描述的是对国民经济及石油行业的敲诈;相反,很可能是OPEC成员国的一次“吵架”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