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周三(8月19日)微幅收跌0.03%,中间价则四连升,只是升幅非常有限。交易员表示,中间价持稳,且人民币即期数次跌破6.40元关口都有疑似干预出手,显示出央行对当前汇价比较认可,除非有大变动,汇价才可能重新平衡。
分析师指出,近期仍有不少购汇需求,但因大行不时出手,限制人民币跌势,6.40关口博弈致成交明显放大;国际美元走势将考验下阶段人民币表现。目前市场焦点转向将于北京时间周四凌晨公布的美联储最新会议纪要,投资者们正热切期待其中是否会有9月加息信号。而央行汇市干预亦致国内资金利率走升,货币政策有进一步放松空间。
一位中资行交易员表示:“这几天盘中有购汇,(汇率)波动也有,但时不时的大行就出来干预,开仓时机的把握有点困难,感觉比较难做。”
另一位中资行交易员还指出,尾市干预迹象明显,但干预代价不小,有可能引发人民币的一系列政策出台。
美元兑人民币分时图

为了应对干预汇市导致的人民币流动性紧张,央行周二(8月18日)进行了1,200亿元人民币七天期逆回购操作,创下逾一年半以来单日逆回购操作最大量;今日则又向部分银行进行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全部为新增规模。与此同时,有关降准的传闻亦是不绝于耳。
三位消息人士周三透露,中国央行今日向部分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等进行了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此次操作应意在缓和因人民币贬值而导致的流动性趋紧压力。
人民币贬值对进出口的影响仍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周三表示,我国外贸发展形势比预计的更严峻、更复杂,但全年出口仍有希望实现正增长。
在当天的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沈丹阳表示,7月份的出口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的原因,除了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国内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比较长时间的升值,以及产业和订单转移等因素叠加的作用影响之外,有一个特殊的原因,就是去年同期有些异常增长垫高了基数。如果剔除这个因素,应该说7月当月出口回落的幅度是处于正常波动范围。
为应对人民币意外贬值给越南出口业带来的新挑战,越南周三令越南盾进一步贬值,为其年内第三次贬值,以期支撑本国疲弱不堪的出口业。越南央行还扩大了美元兑越南盾汇率浮动区间,为一周内第二次行动,凸显了对人民币贬值可能进一步加剧已然膨胀的贸易赤字的担忧。
全球汇市方面,美元指数周三呈触底反弹走势,一度刷新日低96.69,现交投于96.91附近;非美货币则普遍冲高回落,英镑兑美元、欧元兑美元分别刷新日高1.5696和1.1071。
投资者在美国公布通胀数据和美联储会议记录之前非常谨慎;该会议记录可能暗示联储下月是否会升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