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周一(8月17日)小幅收贬,波动幅度也较上周明显收窄;中间价则连两日微升,继续稳定市场心态。交易员认为,由于人民币大幅波动后监管层有维稳需求,并且这两天国际美元波动有限,人民币汇率波动渐趋理性,但人民币能否经受市场化考验还有待观察。
离岸人民币日内继续升值,且与在岸价差进一步收窄,同时人民币期权隐含波动率自上周剧烈波动之后亦有缓和迹象,今日各期限平价期权隐含波动率全线下降,显示短期汇价走势或渐趋平静。
一中资行交易员表示:“假设现在人民币接近均衡,如果接下来美元出现一波上涨或者下跌,人民币怎么波动,这才是真的考验,那时才好判断是不是真的市场化了。”
华创证券宏观团队最新研报认为,人民币相对快速地“一步到位”地贬值,要优于拖拖拉拉地渐进小贬。因为前者比后者更不会滋生稳定的单边贬值预期,更不会加剧跨境资本流出的恐慌。虽然目前人民币汇率已经逐渐稳定,但上周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创下单周最大跌幅,对国内流动性有趋紧影响。
该券商预测称:“央行接下来全面降准或定向再贷款的概率会进一步增加。”
美元兑人民币分时图

中国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周日(8月16日)表示,上周二至周四间人民币汇率贬值的直接原因是对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定价机制的修正,是强化汇率定价市场化程度的一项特别措施。随着人民币定价机制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汇率的短期灵活性会提高,有助于避免汇率过度偏离均衡水平,因此反而会大幅降低未来出现跳跃式调整的可能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一位高级官员上周五(8月14日)在IMF对中国经济的评估报告中称,中国近期对人民币汇率管理做出的调整,或使中国“很接近采取浮动”汇率机制。新体系理论上将允许人民币汇率一周最多波动10%,并接近市场靠自己力量可确定的汇率水平。
全球汇市方面,美元兑一篮子货币周一连续第三日上涨,现交投于96.71附近。市场对中国带头搞“货币战争”的担忧减退,交易商关注点转向美联储(FED)加息前景。
欧元兑美元欧洲时段呈冲高回落走势,一度收复今日失地,并刷新日高1.1121,现交投于1.1095附近。
英镑兑美元欧洲时段转涨为跌,震荡下行,曾一度刷新日低1.5618,现交投于1.5631附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