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家华尔街大银行周一(7月6日)公布了具体计划,说明其在危机情形之下,如何不依赖纳税人资金来关闭其业务。这是大银行避免被监管机构分拆的重要步骤。
2007-2009年金融危机之后,大银行被要求每年都要提交所谓的“生前遗嘱”,说明其在危机情形之下,怎样不依靠政府帮助完成破产程序,避免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风险。
但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FED)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去年表示,他们对这些计划的质量并不满意,要求这些银行加以完善,说明更多细节并使用更为现实的假设,否则这些银行就要面临被分拆等严厉的制裁。
根据2010年的《多德-弗兰克法案》,监管机构有权在认为银行的生前遗嘱“不可信”的情况下将之分拆。
2014年还没有形成这样的一致决心,因为FDIC使用了这一用词,但美联储却没有。今年银行业已是第四次提交计划,监管部门何时会公布今年的结论还不清楚。

银行业称,经过第三次修订的计划显示,银行业的抗冲击能力大幅提高,增加了股权资本以保护债权人权益,并将某些债券列为可能遭受损失的资产范围,因此要求更高收益。
摩根大通(JP Morgan)发言人称,我们的(计划)将在合理时间范围内有效解决企业的问题,同时不会造成系统性混乱,也不需要政府提供特别支持,更不会让纳税人曝露在风险面前。
计划比去年详实得多。以花旗集团(Citi Group)为例,提交的文件厚度为102页,是2014年计划的三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