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沪综指周二(6月9日)收跌结束三连涨。分析师指出,5月物价数据令市场对二季度GDP增速预期偏弱,且市场在MSCI明晟明日凌晨宣布是否将A股纳入其新兴市场指数前保持谨慎。赚钱效应有所减弱,大盘短线料维持高位震荡。
周二公布的5月份CPI和PPI数据略逊于预期,对此中信建投分析师安尉认为,这肯定对市场人气造成了影响,因为市场会开始质疑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二公布,5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2%,为四个月最低水准,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跌4.6%,有分析师认为,二季度GDP增速破七会成为大概率事件。

昨日大热的国企改革和央企重组板块今日表现平平,对此安尉认为:“上周五的两份文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市场期待的顶层设计,不是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方案。”因此这一消息面的利好对市场的影响有限。
对于近期市场热谈的A股能否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问题,银河证券投资顾问吴俊认为可能性不大,因为A股今年以来的累积涨幅已经不小,且美元和人民币的自由兑换能否达到海外投资者的要求还令人担忧。
对于国企改革和央企重组的投资主线,吴俊认为这一题材下的个股出现了分化,一部分是已经完成重组的个股,比如今日跌停的中国中车;另一部分则是充满重组预期的个股,比如今日涨停中煤能源和中国神华。
创业板指数收涨0.03%至3,705.54点。
沪深300指数收报5,317.46点,跌0.68%;沪深300指数期货主力6月合约尾盘报5,250.2点,跌1.84%,成交1,640,112手。130亿元额度的沪股通净卖出12.62亿元。
截止收盘,沪综指报5,113.534点,跌18.347点,跌幅0.36%;深成指报17,399.00点,跌53.31点,跌幅0.31%;上证A股今日成交11,452亿元人民币,上日为13,04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