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汇总的数据显示,与原材料关联的美国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今年头三个月遭遇12.3亿美元净资金流出,为2006年这类基金出现以来的最高季度净撤资金额。美国银行称,充足的供应引发价格战;高盛预计已经逼近13年低点的大宗商品料再跌20%。摩根士丹利和法国兴业银行也下调了多种大宗商品的价格预期。
美国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商品资金流

由于过去一年油气开采企业产量增加,铜矿扩张,农场主收获的玉米和大豆等农作物均创历史新高,大宗商品供应随之水涨船高,推动市场陷入熊市。再加上美元升至至少10年高点,促使汇率较低的国家增加出口。虽然美国经济增长势头增强,但是欧洲仍在与债务危机作斗争,身为从铁矿石到猪肉最大消费国的中国增长减速。
“现在不是投资大宗商品的最佳时机,”Wells Fargo Investment Institute驻圣路易斯全球策略师Sameer Samana于3月24日接受采访时说。“基础金属和农业商品对全球增长非常敏感,而且这些市场大多供应 过剩。中国和新兴市场一直以来相当疲弱,增速不足以创造更多需求。” 该公司管理着1.6万亿美元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