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发言者似乎为加息留下很多种可能性。这意味着,美联储加息话题还将给后市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当美联储处在转变政策的边缘时,市场总是有些大惊小怪。美股行情的起起伏伏跟随了这一心态。不过,对比2008和2015年的行情分析暗示,美股熊市尚未到来。
美联储副主席费希尔周一(3月24日)在纽约经济俱乐部的演讲中,试图将焦点偏离首次加息时机,而转为强调利率正常化进程。费希尔称,美联储可能在6月、9月或者年内更晚时候加息,具体取决于经济数据及意外的地缘政治风险;美联储将逐次会议进行斟酌。
当美联储处在转变政策的边缘时,市场总是有些大惊小怪。美股行情一直在随步这种优柔寡断的市场心态。下图1显示,覆盖面广泛的纽约证交所综合股指走势起起伏伏,结果九个月后依然在11100关口附近“原地踏步”。

【避险与冒险的交替】
美联储这种姿态下,市场参与者跳回来,转向相对保守的固定收益类投资工具,以及增长型股票;前者以iShare 20年以上期限美债ETF为代表(代码TLT),后者以标普500指数SPDR为代表(代码SPY)。如果说,早在2013年7月时,你投资了TLT,我投资了SPY,那么,到20个月后的2015年3月,将没有赢家。下图2所示,TLT:SPY最近20个月也在“原地踏步”。

冒险与避险情绪的剧烈震荡是利率周期循环的一部分。值得一试的方法是“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策略,直到市场平静了一些。所谓“少即是多”策略,是指在冒险情绪与避险情绪不断交投期间,少去调整资产配置,这样反而能得到相对多的收益。目前来看,可以继续持有股票占比较重的资产配置,并在债市及外汇市场布置一些头寸进行对冲。
下面两幅大级别的走势图对比将暗示出,美股熊市还未到来,因而对增长型头寸可以先保持一些耐心。2008年美股熊市到来之前,高点有所下移,且走出了“警告旗形”形态;而2015年美股高点却在上移,尚无成功筑顶的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