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摩根大通(JPMorgan)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在周二(3月24日)发布的最新报告中称,鉴于中国近期的增长势头和流动性动态,预计下一次降准最早可能出现在4月份。
朱海斌称,2015年第二季度将会有一次50个基点的降准和一次25个基点的降息,并结合一系列定向措施,如抵押补充贷款(PSL)、中期借贷便利(MLF)、常备借贷便利(SLF)、定向降准来管理流动性。

三大理由支持上述观点:
第一、宏观经济发展仍疲弱;
小摩已经将中国第一季度季调后年化GDP季率增幅从6.3%下调至5.3%,并将2015年全年预估从增长7.2%下调至增长7.0%。而中国央行(PBOC)在去年11月的首次降息,其时滞效应将会从二季度开始对增长势头产生影响。
第二、在资本持续外流背景下,市场或对相对紧张的流动性感到担忧;
经贸易差额和外商直接投资调整后,小摩预计,2月的资本外流将会有所放缓,降至-762亿美元,但仍是过去10年中出现的第三低点。由此,这就为通过降准或替代方式注入永久流动性提供了可能。
第三、中国央行有意引导市场利率下行。
小摩称,中国央行在春节过后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注入的流动性减少,但看起来有意引导市场利率下行。从公开市场操作的额度来看,中国央行在2月13日前的四周向市场注入了4000亿元;而从2月27日一周到上周撤出的净流动性达3800亿元,几乎抵消了春节前注入的所有流动性。因此预计央行将会通过降准方式注入永久流动性,与引导市场利率下行的目标保持一致。
受新订单和就业分项指数下滑的拖累,在上个月小幅反弹至50关口上方后,稍早公布的汇丰3月中国制造业PMI初值再度跌破50荣枯线,并创11个月最低。制造业活动持续低迷,未来货币和财政政策料均将偏向积极以支持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