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时候,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充满盲目乐观,但目前这种乐观似乎开始受到质疑。美国经济数据表现矛盾;美股屡创纪录新高,而惠勒比率(将周期性及经济异常都平滑化的市盈率)暗示美股被严重高估,更好投资机会或在澳洲、新西兰、挪威及芬兰股市。
进入2015年初时,美国投资建立社区对经济前景的观点非常积极和一致。Pundits曾预计2015年美国将是全球最佳投资地点。但现在这些看来只是虚拟的“不动脑子”的乐观主义。很多人认为,美国第三季度GDP年化季率增长5.0%将能令第四季度GDP也表现强劲,很多人认为美国2015年经济将是2008年以来表现最强的经济年。唯一的问题是:大多数预测者对2015年的乐观积极程度到底多大。
高度确定的预测总是会面临风险的。从众心理会导致投资者集体对本已被高估的资产追逐回报和争相涌入,也可能引发市场惊吓,最为常见的就是事态的意外发展引发押注错误的投资者们竞相退出其押注。
【矛盾的经济数据】
虽然美国就业报告继续保持强势,但很多经济指标已进一步与2015年初时候的预期相左。很多经济学家最初预估美国第四季度GDP年化季率增长3.0%,但修实际增幅却在只有2.6%,且之后由被下修为2.2%。近期数据比如消费者信心指数在1月继续下跌;工厂订单、贸易、制造业、商业投资已遭遇下行。但这些报告通常被解释为整体乐观。
自2008年全球大衰退的六年以来,经济都是受货币政策及财政刺激的推动。美联储持有的隔夜贷款利率处在零水平线,而资产负债表已扩张了大约4万亿美元,加上美国联邦政府也在预算赤字上花费了近1万亿美元。不仅如此,美国2010-2014年的实际GDP年化季率平均涨幅约2.2%,远低于二战之后平均涨幅所在的3.5%。若这种不合规的增长继续,那么,在刺激政策不回归的2015年,美国经济又将会表现如何?
【“惠勒比率”揭露美股被严重高估】
虽然美股日图屡创纪录新高(纳指3月2日已为近15年来首次突破5000大关),但乐观主义者声称,美股市场并未被高估,因据过去12个月的收益估算,当前标普500指数的市盈率大约为19,离历史正常水平14不算远。但同时,比如,彭博数据显示,在2014年,标普500企业花费了大约5650亿美元的资金,占据企业收入的58%,这也是很多投资者则从另外角度说明标普500指数被严重高估的原因。
事实上,当前P/E比率已被扭曲,投资者应该忽略当前P/E比率数据,而更应该参照“循环调整后的市盈率(Cyclically-Adjusted-Price-to-Earnings,简称CAPE)”——这也即所谓的“席勒比率”(Shiller Ratio)。席勒比率衡量的是股市10年以上的市盈率,因而将周期性及经济异常都平滑化了。
下图1所示的是全球主要国家股市的“惠勒比率”CAPE及其股息收益率的对比。图中所示,美股CAPE已接近28%,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股市的CAPE;而美股的股息收益率却属于低档水平,不足2%(仅为1.87%)。(CAPE为绿色柱所示,对应左边读数;股息收益率红柱所示,对应右边读数)。相比之下,澳大利亚、新西兰、芬兰及挪威的股市相对被低估,其股息收益率领先但“惠勒比率”处在较低水平。

(图1:美国股指“惠勒比率”CAPE远超其他国家但股息收益率却低迷,凸显美股被严重高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