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五(1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CPI数据为增长1.5%,PPI数据下降3.3%,而过低的通胀率已经引起经济学家的担忧。相关人士担心,如果物价不上涨,那么企业就会失去投资的欲望,而债务的重担将更加难以承受。
麦格理集团证券分析师胡伟俊周五(1月9日)表示,通缩是目前全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2014年全球经济学感到最意外的就是通胀比预期低了很多。
胡伟俊指出,日本和欧洲所面临的通缩要比中国更为严重,中国还有应对通缩的空间。胡伟俊认为中国肯定会在今年降息,而在一二月份经济数据出炉使形势更为明确后,三月份成为最有可能降息的时间点。

摩根大通经济学家朱海滨表示,近期的各项数据都表明中国通胀率仍处于低位。虽然消费者乐见通胀处于低位,但是通胀过低对于企业界而言并非好事。
朱海滨指出,中国政府应该意识到通胀过低将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因为通胀过低打击了企业投资的冲动,同时也意味着实际利率过高。但朱海滨认为,CPI数据不会马上跌入通缩范围,而PPI在未来一段时间也不会持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