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在2010年的圣诞节,中国的意外之举震惊世界,中国央行(PBOC)将存款和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25个基点来对抗通胀。此后,中国经济增长率一直下滑,从两位数跌至仅接近7%的水平。如下图可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在一直下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

让时间快进到周三(12月24日),中国又给了圣诞节一个惊喜——中国再次决定调整融资成本,只是这一次不是加息,而是放松政策,来努力支持其经济发展。
据外媒报道,中国央行周三在与大型金融机构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告诉与会者,将很快把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纳入存贷比的计算中。此举将大大加大银行业的存款,允许银行业更多的放贷。
为何说这是重要的一步呢?因为中国影子银行由于银行坏账飙升至近10年来最高而停止发展。
如下图所示,中国经济增长率不停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信贷持续萎缩,中国目前新贷款增长13.2%,而社会融资总额(TSF)增长15.4%,创自2005年来最慢信贷增长速度。本来市场(至少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如此预期)预期中国经济增长率两年前就应反弹至两位数。

那么,导致中国所有主要信贷萎缩的罪魁祸首是什么呢?四个字:影子银行。正如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所总结的那样,中国影子银行被驯服了,因为中国社会融资总额结构的改变表明,中国政府在控制某些类型的影子银行上取得了一些成就。
促使中国社会融资总额从9月到10月急剧下降的两个主要因素是:非贴现票据的下降(下降2410亿元人民币)和信托贷款的下降(下降220亿元人民币);与此相反,公司新债则从9月的1510亿元人民币急剧上升至2420亿元人民币。
不过,随着不受监管的中国影子银行信贷扩张本质上停滞了,中国央行除了通过官方渠道来促进传统信贷扩张之外,别无他法。
目前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存款,如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并不是中国存贷比计算中的一部分。将这些存款纳入到存贷比计算中,将会使银行业总存款量增多,从而使银行业能更多的放贷。
根据中国的监管要求,中国银行业放贷规模不能超过其总存款规模的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