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铜消费量约占全球的40%,国内宏观层面的变化对于铜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央行通过常备借贷便利(SLF)向五大行注资5000亿元的传闻,使铜价大幅波动。但是,目前国内铜产能过剩的现状并不是资金面不足所引起的,增加短期的流动性或者降低短期的资金成本,并不能缓解需求不足的现状。其次,从近两个月的新增贷款数据来看,银行放贷相对比较谨慎。目前国内整体需求状况不佳,一些盈利状况好的行业有充足的贷款额度,资金面没有问题,但行业不景气的资金面普遍紧张,银行考虑到风险问题,也不会轻易放贷。

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国内铜实际消费量的增速应低于铜产量与进口量的增速,但铜显性库存没有增加,这说明有一部分铜流入保税区仓库或成为民间的隐性库存。铜隐性库存形成的最主要原因应是相对较低的价格激发了投机性需求。今年以来,国内的货币政策导向以定向刺激和市场调节为主,未来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的可能性较小,预计后期资金面对铜市的影响有限,不会支撑铜价大涨。与此同时,国内屡创新高的精炼铜产量,必然会给市场带来一定的压力。国内外的低库存以及中国消费的放缓,部分现货铜可能转为隐性库存,但从长期来看,与2009年20000多元/吨的铜价相比,目前的价格吸引力并不大,现阶段的投机性需求增加应是暂时的。当然,目前很难判断铜价的振荡走势还会延续多久,但在产能过剩及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状态下,铜价振荡后向下突破的概率仍然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