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速度突袭,以事实说话,结合热点和市场动态进行写作
- 粉丝 122
- 文章篇数 67019
- 关注
-
初请数据一度失真,续请数据或更靠谱!美国失业情况严重是事实,金价有望继续获支撑2020-05-22 10:24
5月21日,市场分析师Reade Pickert和Vince Golle撰文警告称,作为衡量美国经济的重要指标,初请失业金人数变得更加棘手。马萨诸塞州跟在康涅狄格州之后,确认其数据输入错误。相比初请失业金人数,滞后一周的续请失业金人数或更靠谱。初请失业金申请人数仍高企,5月美国失业数据将再次令人震惊,有望给予黄金一定支撑。
-
欧元短期能否突破200日均线很关键,复苏基金能否顺利闯关影响后期命运2020-05-21 15:28
欧元连续上涨后面临1.10和200日均线的阻力。5月20日,市场分析师James Skinner认为,想突破这两个阻力位,欧元需要强势的上涨动能,否则将回落至1.08-1.10的区间。不过,有些分析师则认为,德法支持成立欧盟复苏基金,这有助于削弱欧元兑美元的下跌动能。成立复苏基金需要欧盟领导人的一致认可,欧元在基本面仍面临风险。
-
美国经济恶化恐影响秋季大选,特朗普或遭遇历史性惨败?或不得以冒险加快经济重启2020-05-21 11:13
牛津经济研究院根据模型分析后预测,在今年秋季的大选中,特朗普将以35%比65%的结果输给民主党候选人拜登。自疫情爆发开始以来的一系列民调也显示,特朗普将输给拜登,市场分析师Jeffry Bartash认为,这几乎肯定促使特朗普加快各州重启经济的步伐。
-
中国拉动需求油价强势反弹,机构暗示“油价反弹不持久,需警惕回调”!何时再迎上车良机?2020-05-21 09:54
5月20日,市场分析师By Serene Cheongh撰文称,随着中国带头提振亚洲的原油需求,加上OPEC+实行减产,油价出现快速反弹。不过,JBC能源公司的分析师认为,短期油价涨得有点过快,可能出现回落。但鉴于OPEC+减产将全球市场“严重吃紧”,该公司还是非常看好两三周以后的油价。
-
全球股市反弹带动英镑复苏,机构却暗示“更多压力在路上”!2020-05-20 15:15
因美联储称将进一步提振经济,外加疫苗方面出现进展,全球股市出现反弹,带动英镑小幅上涨。但是,高盛等很多机构仍怀疑英镑能否继续反弹,因为其面临的潜在利空仍不少,包括英国可能实施负利率,以及脱欧风险卷土重来。汇丰下调年底的英镑兑美元的预测,从之前的1.35降低至1.2。
-
白银突破17.50关键阻力风头正劲,机构却暗示年底前跑不赢黄金!背后存在哪些硬伤?2020-05-20 11:23
凯投宏观在5月18的最新报告中指出,白银前景不太乐观,预计年底前价格将下跌。任何因经济重新开放和工业前景改善而带来的价格上涨,都将被较低的避险需求所抵消。凯投宏观得出的结论是,白银“作为避险资产的资质平平”,不能称为高贝塔系数的黄金。长期角度看,白银往往比黄金更不稳定。
-
美国经济低迷恐持续至2021年,疫苗进展遭质疑!本轮美股反弹恐真是“死猫跳”2020-05-20 09:49
5月19日,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计,美国二季度实际GDP将环比萎缩11%、同比下滑38%,失业率将在三季度达到顶峰15.8%。该办公室预计今年晚些时候该国的工作岗位将会增加,但总体形势将维持低迷状态至2021年。美国银行5月份的调查称,大多数投资者认为当前市场为“熊市反弹”。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发布以上预测后,叠加疫情进展遭怀疑,美股果然很快出现回调。
-
上金所:关于对曹x采取限制开仓监管措施的公告2020-05-19 20:30
5月19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公布关于对曹x采取限制开仓监管措施的公告。
-
英国宣布脱欧后全面减税计划,英镑短线飙升约70点!脱欧谈判仍无进展,多头切莫掉以轻心2020-05-19 15:37
5月19日,英国宣布脱欧后削减300亿英镑关税的计划,英国全球关税将于2021年1月1日取代欧盟共同对外关税。受此消息影响,英镑短线拉升近70点至1.2250上方。但是,最新一轮脱欧谈判没有取得成果、交易者对英镑的悲观态度、以及英镑波动性较高,这仍是英镑面临的利空因素。
-
美国经济有起色,鲍威尔将敦促国会再出援手!机构纷纷发声,看好美股进一步反弹2020-05-19 14:48
5月18日,经济学家Eliza wing和Tom Orlik称,美国经济或已走出最严重低迷时期,但依然深陷泥潭。美联储承诺将会采取更多的经济支持措施,而鲍威尔预计敦促国会“尽一切努力”帮助受苦民众,叠加疫苗公司公布重大研究成果,美国有望因市场情绪持续改善进一步反弹。瑞银和摩根士丹利等机构发声,暗示美股存在进一步上涨的希望。
-
为抗击疫情拼了!法德支持成立欧盟复苏基金,或为欧元上涨开绿灯?2020-05-19 10:42
5月18日,德国和法国支持欧盟成立规模5000亿欧元的复苏基金,帮助欧盟渡过近代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受到此消息影响,5月18日欧元盘中一度升至1.0927,为5月4日以来最高,最后收涨0.86%,报1.0913。Monex Europe认为,该基金的成立标志着,欧盟在联合发债方面取得了进展,为欧元兑美元大涨开了绿灯。不过,丹麦银行和花旗相对谨慎,因为该计划的细节尚未确定。
-
鲍威尔听证会证词提前曝光,将敦促国会竭力帮助受困民众!美股有望延续反弹2020-05-19 09:42
5月18日,鲍威尔承诺美联储将使用“各种工具”支持经济,隔夜美股大涨。5月19日,鲍威尔将参加参议院金融委员会听证会。从其准备的演讲稿中可以知道,他将敦促国会“尽一切努力”帮助受苦民众,有望进一步提振市场情绪。市场分析师认为,鲍威尔需要左右权衡,一方面讲话要有公信力,使得国会议员能够给经济提供足够的财政支持,另一方面,鲍威尔也需要谨慎,不能参与国会两党的党派争斗。
-
英国考虑负利率,英镑刷新逾七周新低!脱欧谈判再陷僵局,欧盟是否妥协影响多头命运2020-05-18 15:12
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霍尔丹5月17日表示,在疫情造成经济严重滑坡之际,英国央行正在更紧迫地评估非常规货币政策选项,英镑受此影响创逾七周新低。外汇分析师James Skinner警告,汇价接下去将测试1.2030,即3月份反弹后的50%费波纳奇回档位。不过,英国内阁办公室部长称,如果欧盟做出妥协,英国将能够与欧盟达成脱欧后的贸易协议,投资者需关注欧盟接下去的表态。
-
黄金白银上周涨势喜人,机构发声本周继续看多!揭秘背后支撑因素2020-05-18 13:44
由于市场担心疫情的影响,加上主要经济体对冲政策使负利率成为可能,最近一周金价继续表现强劲。5月18日,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不确定性持续,后期黄金的投资需求或继续强劲。经历上周五的突破过后,机构预测本周白银有望出现强劲的后续买盘。 蓝线期货的首席市场策略师Phillip Streible明确指出,投资需求增加和供应减少的双重因素,预计将继续推高银价。
-
OPEC+减产有效,美油两个月来首次突破30美元!若刺激生产商加大生产,未来涨幅恐受限2020-05-18 10:49
5月18日,美国原油两个月来首次升至每桶30美元上方,因美国和其他地区的生产商继续削减产量。虽然有些减产热情不高,但沙特、俄罗斯等大国减产积极,导致原油供应明显下滑。市场的焦点已从减产是否足够,转向减产能持续多久。花旗的大宗商品研究主管Ed Morse认为,这足以平衡市场。但是,随着原油价格反弹,生产商看到库存正在减少,他们会忍不住重新加大生产。
-
美联储2021年实施负利率?摩根大通:三四年后才有可能,美元中期恐走软2020-05-18 09:41
目前市场预测美联储2021年实行负利率,但摩根大通认为可能有点早。5月17日有消息称,摩根大通驻伦敦的全球利率主管Seamus Mac Gorain认为,未来三到四年,如果美国经济仍处于非常疲弱的状态,那么美联储才可能会考虑负利率。摩根大通青睐美国和澳洲的债券,因为其收益率相对高点。此外,该机构预测中期美元兑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将出现下跌。
-
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关于修订章程的公告2020-05-15 20:18
5月15日,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发布关于修订章程的公告。
-
世界黄金协会:新冠疫情冲击全球经济和金价,四种可能性指引后市操作2020-05-15 14:13
5月14日,世界黄金协会发布报告,研究四种假设情景下黄金的潜在表现。这四种情景分别是经济快速恢复、美国企业危机、新兴市场低迷和经济深度衰退。 该协会总结称,较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以及较低的机会成本可能会支持2020年的黄金投资需求。这可以抵消消费者需求降低对黄金表现的负面影响。此后,黄金的行为可能取决于复苏的速度,以及货币政策和财政刺激措施的持续时间。
-
黄金仍是高盛最爱!其他机构称,白银二季度的表现或更抢眼2020-05-15 10:50
5月14日,高盛大宗商品全球主管Jeffrey Currie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黄金是他最喜欢交易的大宗商品,他认为仍有很多理由持有黄金。高盛3月份预测,未来12个月金价将升至每盎司1800美元。研究机构Orchid Research表示,看好白银5月份的行情,因为其还有更多的上涨空间。因为三个原因,在该机构认为白银二季度表现有望好于黄金。
-
若爆发第二轮疫情,美联储或考虑负利率!叠加全球经济复苏,美元指数恐强势不在2020-05-15 09:20
5月13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明确拒绝负利率政策,把刺激经济重担扔回给白宫。随着该消息的持续发酵,美元指数在5月14日一度创下近三周新高100.56。5月14日,高盛分析师指出,若爆发第二轮疫情,美国经济遭受挫折,美联储可能考虑负利率,但不会非常有用。而随着未来几年全球经济复苏,美元的强势将会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