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面:美国“鸽中带慎”,澳洲通胀成关键触发器
上周的货币政策决议为当前波动率埋下伏笔: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降至4.00%–4.25%,并在点阵图与沟通中释放年内再降两次的倾向,显示政策向宽松再迈一步。尽管如此,鲍威尔强调“通胀风险仍偏上行”“此次下调是风险管理式举措”,并表示不急于连续快速降息,利率路径将逐会评估。这套“鸽中带慎”的框架,使美元在周一一度获得支撑,随后又因美元指数轻微回落而对非美形成短线让渡,促成AUD/USD的技术性反弹。
前瞻层面,市场与央行前瞻之间仍存落差:衍生品定价显示,市场押注美联储短端利率(当前处于4.00%–4.25%)在2026年底跌破3%的概率上升。对外部不确定性的另一条线索是美国最高法院将于11月5日就总统广泛关税措施的合法性进行辩论;虽然最终结果未定,但日程本身加剧了政策不确定性溢价,对美元的中期风险偏好构成牵引。
澳洲端,本周三的月度CPI预期为2.8%。若读数显示通胀韧性仍在,意味着澳洲联储(RBA)在未来数月可能更谨慎地讨论降息,从而为澳元提供利差上的相对支撑;反之,若通胀意外回落,则市场会提前反映更宽松的RBA路径,对汇价构成波动率扩张的另一端。综上,短期内AUD/USD的驱动呈“美端指引+澳端数据验证”的双因素结构:前者决定方向基调,后者决定幅度与节奏。
技术面:
从日线图观察,布林上轨0.6702、中轨0.6554、下轨0.6406构成清晰的动态阻力/支撑框架。汇价上周冲高至0.6706后回撤,当前在0.66附近,即位于中轨之上、上轨之下的带内回撤区间,典型的强势整理形态。K线结构上,0.6624的前高与0.6706的阶段峰值形成双重阻力带。

MACD方面,DIFF=0.0031、DEA=0.0032、柱值MACD=-0.0002,显示快慢线在高位轻微死叉后柱状图转负,但数值接近零轴、幅度有限,解读为“上行动能衰减,但尚未形成趋势性反转”。RSI(14)回落至约53.1925,自前期近70区回撤至中性偏强区,说明超买缓解且仍保持多头市场情绪的边际优势。
基于上述多指标共振,短线可将0.6554(布林中轨)视为第一支撑位,其下依次关注0.6450/0.6372两处低点组成的静态支撑区;阻力位则聚焦0.6624的前波高点以及0.6702–0.6706的上轨/阶段峰值重叠带。只要0.6554不被有效跌破并确认回测失败,日线级别的上升节奏仍占优;若跌破并收于其下,则日线结构大概率切换为箱体—中枢下沿回撤,并打开向0.6406下轨回测的路径。
市场情绪观察
当前AUD/USD的情绪脉冲主要来自三处:
1)利率预期的反身性。市场押注的降息速度快于央行前瞻,形成“预期—价格—再预期”的反馈环。对外汇而言,该反馈促成风险偏好升温与美元阶段性走软的并存,从而滋养澳元的技术性反弹。
2)事件驱动拥挤度。周二鲍威尔、周三澳洲CPI,使得短线资金更倾向摆动交易与事件前控仓,量价层面表现为“缩量震荡+上方抛压分层”。这类结构易于触发假突破与快节奏回撤,但也为趋势交易提供二次上车的时间窗口。
3)政策不确定性溢价。11月5日的最高法院辩论为中期情绪添加了波动性期权价值,令市场在定价美元中枢时对尾部风险保持谨慎。汇价整体情绪并非极端乐观,更接近中性偏多。这与RSI与MACD的读数相互验证,提升了技术信号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