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物价跳升主要受到以下因素推动:政府削减对电力与燃气账单的补贴,提高了能源相关开支;
日本新财年4月1日起多项食品价格上调,进一步加重家庭负担;服务业价格亦呈现上涨趋势,暗示通胀逐渐向更广领域扩散。

“东京物价作为全国通胀趋势的领先指标,持续攀升可能迫使日本央行重新评估其宽松立场。”——据市场调查显示的经济学家分析
更广义核心CPI涨幅升至3.1%,通胀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更能反映潜在通胀趋势的“剔除生鲜与能源价格”的核心指标也显示出明显加速。该指标4月同比上升3.1%,前值为2.2%,这是日本央行重点关注的中长期价格动能信号。
这一变化显示,当前通胀不再仅仅由成本推动,而可能正向需求端扩散,尤其是在服务业、医疗、教育等“非贸易品”领域。
美方关税影响外部环境,日本央行面临双重风险
虽然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此前多次表示“如有必要,将继续加息”,但市场普遍预计4月30日至5月1日的政策会议上将维持短期利率在0.5%不变。
主要原因在于外部环境复杂化,尤其是美国实施的新一轮关税措施:美国计划对亚洲国家商品征收更高关税,可能抑制全球需求;
日本出口部门将面临压力,可能影响企业投资与工资增长;若贸然加息可能打压本已疲软的国内需求,陷入“滞胀式通胀”风险。
“日本央行预计将在会议上下调经济增长预期,并警告美方关税升级带来的外部冲击风险。”——据市场调查显示的内部人士透露

编辑观点:
此次东京CPI跳升再次突显出日本面临的“结构性通胀”压力正加剧。与2022年那轮成本型通胀不同,本轮价格上涨开始波及更广领域,持续性更强。
然而,日本经济复苏仍不稳固,加之外部环境因关税政策趋紧,令日本央行难以贸然加息。未来货币政策可能进入“观望但倾向紧缩”的过渡阶段,关键将取决于未来几个月工资增长与企业价格传导能力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