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风险加剧 能源与粮食安全何去何从

茶香夜雨 2022-10-25 13:55 来源:【转载】
本文共7816.5字  |  预计阅读: 27分钟
汇通财经讯——在全球气候变化风险愈发加剧的当下,全球能源以及粮食安全问题更加凸显。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表示,各国政府需要确保能源安全和减缓气候变化的目标相一致。在努力通过财政支持、供应多样化和降低能源消耗来确保短期能源安全和可负担性的同时,应采取更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以加强对清洁技术和能源效率的投资。
汇通财经APP讯——近年来,全球经济遭受了接二连三的冲击。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当前仍在持续。2022年年初,俄乌冲突暴发,全球金融市场陷入震荡。在多家发达经济体央行同步加息的影响下,全球经济下行压力陡然增加。与此同时,另一项对全球经济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深远影响的风险——全球气候变化风险也变得更加严峻。

今年夏季,全球各大洲都在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气象灾害,高温、干旱、暴雨以及森林大火等自然灾害频发,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并且给经济财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在此背景下,叠加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俄乌冲突的影响,以原油以及天然气价格为代表的全球能源以及全球粮食和农产品价格不断飙升。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在全球气候变化风险愈发加剧的当下,全球能源以及粮食安全问题更加凸显。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表示,各国政府需要确保能源安全和减缓气候变化的目标相一致。在努力通过财政支持、供应多样化和降低能源消耗来确保短期能源安全和可负担性的同时,应采取更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以加强对清洁技术和能源效率的投资。与此同时,俄乌冲突对全球粮食安全构成威胁,特别是再加上气候变化导致的进一步极端天气事件。因此,需要进行国际合作以保持农业市场开放,满足紧急需求并加强供应。

气候变化与能源供应和安全息息相关


“我们能挺过通货膨胀,能挺过经济衰退,但我们无法挺过一场只增不减的气候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需要加强合作,应对全人类面临的生存威胁——气候变化。11月将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必须借此机会采取更加果断的行动。为帮助推动更加绿色、更可持续的经济转型,IMF设立了首个长期贷款工具:韧性与可持续性信托。其承诺将提供400亿美元,并以撬动数倍于此的私人投资为目标——这对于提供用于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的数万亿美元至关重要。

世界气象组织提出,预计本世纪热浪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增加以及相关野火的增多可能会使空气质量恶化,损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污染和气候变化的交互作用将给数以亿计的人们带来额外的“气候惩罚”。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将今年巴基斯坦的洪水以及欧洲的热浪和部分地区的创纪录干旱状况,列为应对气候变化和遏制化石燃料生产行动失败的结果。古特雷斯认为,这些灾难的规模如此之大,绝非自然现象,而是人类对化石燃料开采过度的代价,并且气候影响正在进入未知的领域。

事实上,气候变化与能源供应和安全息息相关。在全球气候变化风险逐步增加的情况下,极端天气以及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也随之增多。极端天气以及自然灾害又反过来影响能源供应,危及能源安全。这一情况在今年夏季的欧洲表现得尤为明显。受到俄乌冲突以及极端炎热干旱天气的共同影响,欧洲多个国家都在刚刚过去的夏季陷入了能源短缺的困境。而当前,欧洲严冬将至,这个冬天到底会有多冷决定着今年冬季欧洲将会面临怎样的能源供应局面。德国总理朔尔茨宣布,到2024年,德国政府将投入2000亿欧元应对能源危机,并为天然气价格设置上限。德国能源监管机构警告称,德国天然气使用量正在不断上升,冬季天然气短缺或将难以避免。国际能源署(IEA)在日前发布的天然气市场季度报告中警告称,欧洲在今年冬天将面临史无前例的天然气短缺风险,同时建议以节省用气应对。为保证供暖季结束前天然气储备始终充足,欧盟成员国的用气需求应比过去5年的平均水平降低9%至13%。

为应对短缺的天然气能源,德国等欧洲多国又重新增加了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使用,以期填补发电量的短缺。欧洲多国制定了能源转型过渡方案,重启煤电、核能,推迟原定的气候目标。这些行动也让人开始怀疑,一直以来都走在环保与能源绿色转型前沿的欧盟,是否将重新回归化石能源。“对于过度依赖进口天然气的情况,欧洲早在本轮能源危机暴发之前就已经开始着手应对,其方案的核心思路是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并配合氢能、地源热泵等技术。但是这种替代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无法解决目前面临的能源紧缺危机。因此,欧洲只能采取重启煤电、核电、大规模限电等措施来应对眼前的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欧洲既定的能源转型战略方向有问题,而是反映出欧洲没有足够重视转型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意想不到的‘黑天鹅’事件。当然,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寒冬对于欧洲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因为这将影响民众对于欧洲政府保障民生、保障经济发展的信心,也将间接影响其能源转型战略的落地。”彭博新能源财经中国研究负责人寇楠楠博士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另外,寇楠楠认为,能源危机会在短期内给减碳进程带来一定的阻力。但是长期来看,会加速全球净零排放的到来。欧洲能源危机的本质原因有两个:第一是欧洲过度依赖天然气,而其使用的天然气高度依赖进口。第二是愈加频发的极端天气使得能源系统的供需面临不可预测的风险。极端天气带来的不可控因素凸显了能源转型的难度。目前运转良好的能源系统基于可以方便储存的化石能源,人类积攒了很多运行经验以应对各种变化。未来全面转向新能源的系统后,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这将需要更加大量的研发和投资,因此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保留一定规模的现有能源系统做好兜底。

以能源转型推动碳减排任重道远


世界气象组织分析提出,气候变化正在威胁全球的能源安全,必须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来改变全球能源格局。2020年,全球87%的火电、核电和水电系统依赖于水的供应。而气候变化正在威胁全球能源的生产,如干旱将降低水力发电所需的水位,并阻碍火电和核电设施的冷却环节。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佩蒂瑞·塔拉斯提出,能源部门产生了全球75%的温室气体,转向清洁能源发电并提高能源效率将至关重要。

OECD表示,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能源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一半到三分之二。努力实现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承诺是重要的,特别是解决现有能源相关基础设施——发电厂和工业工厂、建筑和汽车——未来的排放问题。从长远来看,OECD国家应通过提供适当的奖励以减少对化石燃料进口的依赖,并在清洁能源和能源效率方面大量投资。在欧洲,改善国内电网之间的互联互通可以降低能源成本,提高安全性。为了在能源转型期间减少石油和天然气市场的波动,必须提高储存能力和扩大能源来源多样化。

中国银行研究院分析称,能源危机放大了全球绿色转型的紧迫性,但能源绿色转型任重道远。从技术层面看,解决当前的能源危机,关键在于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加快向绿色可再生能源过渡。但全球绿色转型本身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实现能源转型需要较长的周期。从成本层面看,当前的能源绿色转型以风、光等可再生能源为主线,部分稀土元素对于发电和电动机设备的制造至关重要,同时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需要辅以足够的储能装置,这给锂、镍、钴和锰等矿产资源带来了巨大需求。目前,全球已经探明的矿产资源不足以支撑实现《巴黎协定》下的全球能源转型路径,过去两年各国对于这类战略性资源的竞争不断加剧,各类矿产资源的价格已经出现大幅激增。未来全球绿色转型面临的成本约束可能会日趋严峻。

“鉴于各国在产业结构、偏好和财政约束方面的差异,没有单一的政策组合能够成功实现脱碳。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有效的碳定价、标准和法规的变化,以及需要结构性改革来减少排放。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战略性的清洁能源转型应以减少过程中的脆弱性为目标,并与创新投资相结合,以开发实现净零排放所需的技术。公众对这些政策的接受程度也至关重要,因为当物价飙升时,许多较贫困的家庭面临艰难的消费选择。采取措施改善对绿色基础设施和低碳政策的资助以及为受影响最严重的家庭提供帮助的适当再分配政策,将有助于提高公众的接受度。”OECD提出。

全球电动汽车行业蓬勃发展


在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过程中,包括可再生能源以及电动汽车行业在内的多个领域都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其中,由于交通行业也是减排的重点行业,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以及与该行业相关的其他产业也乘风而上,获得了显著的进步与发展。10月11日,通用汽车在其官网宣布,公司正启动一项新的能源业务,为家庭和企业提供电池组、太阳能电池板、电动汽车充电桩等一系列能源管理产品。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日前表示,未来5年将在欧洲投资超10亿欧元,用于电动货车和低排放包裹中心,以加速实现净零碳排放的目标。亚马逊表示,这项投资将使其在欧洲的电动货车数量到2025年从3000辆达到1万多辆。

我国的电动汽车产业已经在全球市场中树立起了风向标。彭博新能源财经电气化交通分析师米思易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早期购置补贴等政策驱动的模式转向当前消费者需求驱动的模式。2022年前三季度,电动汽车销量超过430万辆,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在总乘用车销量占比超过25%。

在参与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中,我国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电动汽车厂商。根据比亚迪公司公布的数据,比亚迪9月当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20.49万辆和20.1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倍、1.8倍。1月至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119.16万辆和118.01万辆,同比均增长约2.5倍。其中,9月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合计7736辆。比亚迪已经宣布与全球汽车租赁公司SIXT签署合作协议,SIXT将在未来6年内向比亚迪采购至少10万台新能源车,今年第四季度开始交付,第一阶段合作市场包括德国、英国、法国、荷兰。与此同时,另一电动汽车厂商蔚来也宣布进入德国、荷兰、丹麦及瑞典市场,并计划为四国用户带来ET7、ET5以及EL7三款车。

“电动汽车产品不断丰富,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如高端车型的高性能和智能化配置吸引了追求驾驶体验和科技感的客户。微型车性价比高、尺寸小更适于城市通勤等。此外,主机厂和供应链上的企业也在积极通过技术革新、扩大规模、整合产业链等降低制造成本,这将使电动汽车在价格方面与燃油车相比更具竞争力。同时,充换电网络不断完善将有效改善电动汽车的使用条件。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中国电动乘用车销量在2022年将达到600万辆,2025年将达到近1000万辆。”米思易说。

另外,根据咨询公司波士顿咨询的报告,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趋严重、传统化石能源日渐枯竭的大背景下,各行业都在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商用车行业也就此达成共识,积极推进新能源车辆的研发和商业化进程,尤其是其中的能耗污染大户——重卡。随着新能源重卡总体拥有成本(TCO)的经济性彰显,各种传统主机厂和新势力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新能源重卡市场前景广阔。

“全球新能源重卡市场,尤其是纯电动重卡市场未来发展前景可观。中美纯电动重卡行业蓬勃发展,各类玩家积极布局。纯电动重卡在中短期内仍将是新能源重卡的主要技术路线,同时,中美重卡运输市场里,短距离运输需求占比较高,新能源重卡尤其是纯电动重卡已能较好地满足需求。从各类政策扶持到配套基础设施的加速推进,纯电动重卡生态体系的完善也为行业整体迈向规模化提供了坚实保障。”波士顿咨询表示。

米思易认为,近两年来,换电技术的推广吸引了越来越多主机厂、电池企业和运营商加入赛道,有助于带动电动重卡的市场发展。

气候变化风险加重粮食安全困境


格奥尔基耶娃表示,需要加大力度应对严峻的粮食安全问题——目前其影响范围十分惊人,已波及3.45亿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的2022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提出,2021年多达8.28亿人——近10%的全球人口受到饥饿影响,这一数字较2020年多出了4600万人。具体而言,2021年,全球约有23亿人面临中度或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共增加了3.5亿人。全球近9.24亿人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状况。

而随着气候变化风险的逐步加剧,全球粮食以及农产品生产也面临着更多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挑战。近年来,全球粮食以及农产品价格有所上涨。叠加今年年初发生的俄乌冲突,全球主要粮食以及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更加明显。

对于导致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宏观研究部副主任蔡彤娟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第一,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扰动导致粮食生产成本上升。疫情反复出现干扰了全球粮食供应链的稳定和畅通,导致运输量下降,运输成本增加,进一步影响粮食的海上运输。推高物流成本的同时,进一步影响大宗商品供给。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明显上升,明显地增加了生产成本,对扩大粮食生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二,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导致粮食减产。极端天气的增加,对人类生产生活尤其是农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2020年初以来,从非洲到南亚,沙漠蝗虫灾害侵袭全球多地,对多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降水的减少、干旱的发生也引发了畜禽业的危机。2022年突如其来的干旱导致全球性的粮食减产,引发粮食危机的同时助推了粮食价格上涨。

第三,欧洲能源危机导致全球能源价格上涨。受俄乌冲突影响,全球原油价格一度由今年2月的77美元/桶上涨至3月的128美元/桶,整个第二季度都维持在110美元/桶至120美元/桶。在全球石油价格不断上涨的影响下,种粮成本也在不断上升,包括生产成本化肥、种子等的价格不同程度地上涨,最终反映为粮价的上涨。

第四,俄乌冲突及西方国家对俄制裁导致俄罗斯和乌克兰对全球粮食供应减少。俄乌冲突对于乌克兰粮食生产的扰动导致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作物减产。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全球谷物的生产大国。俄乌冲突暴发后,乌克兰的农作物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黑海农业研究公司SovEcon预计,乌克兰2022年的玉米产量将下降35%,从去年的4190万吨降至今年的2770万吨,小麦收成也从去年的3210万吨降至预计的2600万吨,下降幅度为17%。而俄罗斯粮食产量虽然达到创纪录的1.5亿吨,但因受制裁影响,俄罗斯大量谷物运输受阻,这意味着即便粮食丰收,俄罗斯的小麦也无法进入国际市场,从而减少了全球粮食供应。

阿根廷最大的粮食期货交易机构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10月初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自今年5月起,阿根廷全境遭遇的持续干旱天气影响了全国超过46%的耕地,特别是在中部和北部农业主产区,近九成粮田受到影响。北部一些重要农业省份已连续5个月没有降雨。而受此严重干旱影响,今年阿根廷出产的主要农作物将会出现大规模减产,其中,小麦产量减产最多,与去年相比减产幅度或接近15%。

另外,同样是受困于干旱引发的饥荒,肯尼亚宣布取消已经实施了10年的限制进口和种植转基因作物的禁令。本次取消禁令旨在允许进口价格更低、在市场上随时都能买到的转基因玉米,以帮助降低面粉的价格。与此同时,高温干旱的极端天气也给美国的许多农作物、水果和蔬菜造成了严重破坏。美国农业联合会(AFBF)表示,与去年相比,今年美国农作物产量可能下降多达三分之一。

向粮食贸易保护主义“宣战”


由于乌克兰和俄罗斯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以及农产品出口国,因此,今年年初俄乌冲突的发生显著阻碍了全球粮食与农产品的贸易流通,全球粮食以及农产品的贸易保护主义再起,全球饥饿与粮食安全问题引发广泛关注。

OECD提出,俄乌冲突减少了全球粮食市场的供应量。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农产品尤其是谷物和化肥的两个主要供应国。与俄乌冲突相关的供应中断尤其可能发生在谷物和植物油上。2020年,俄罗斯和乌克兰约占全球硬粒小麦、棉质蛋白和小麦出口的30%,玉米出口的15%,大麦和其他谷物出口的四分之一。乌克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植物油出口国,与俄罗斯一起供应了全球一半的市场。与此同时,俄罗斯还提供了全球五分之一以上的食糖。总的来说,这些农产品的供应非常集中,如此高度的集中度限制了短期内替代其他生产者的范围,使这些产品特别容易受到冲击。

“俄乌冲突对粮食市场的影响更多是通过影响市场预期,并经过‘羊群效应’进一步放大人们对全球粮食供给的担忧。在预期转向负面且粮价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频频推出对于谷物、食用油等农产品的出口限制政策。然而,贸易保护主义不可取,粮食贸易保护主义更加不可取。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会放大全球粮食市场的供需矛盾,进一步抬高国际粮食价格,推高进口国粮食进口成本,进而对全球粮食供应链产生扰动,不利于提振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出口限制政策甚至会导致农产品供应链短期中断,影响正常的投资和贸易。另一方面,在全球粮食减产的情况下,如果采取粮食保护主义措施,各国都囤积更多的粮食,会造成粮食价格上涨和分配不均,导致真正缺少粮食的最不发达国家和贫穷国家出现粮荒,甚至带来人道主义危机,加剧全球粮食危机。”蔡彤娟表示。

多家国际机构都已经采取了行动,为受到粮食安全风险冲击的群体提供帮助。世界银行在今年5月就已经宣布了一项行动计划,将在未来15个月内投入300亿美元支持农业、营养、社会保护、水利灌溉等领域的现有项目及新项目。其中,包括支持生产和生产者;促进贸易增长,建立国际共识,作出国际承诺,避免实施导致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的出口限制和阻碍发展中国家生产的进口限制;支持弱势家庭,扩大有针对性的、关注营养的社会保护计划;投资可持续的粮食和营养安全,加强粮食系统,使其更能抵御不断上升的风险、贸易中断和经济冲击的影响等。

与此同时,IMF设立了全新的“粮食冲击窗口”,其将作为紧急贷款的一部分,为受贸易冲击最严重的国家提供支持。IMF表示,俄乌冲突加剧了全球经济压力,包括粮食危机。冲突和与粮食相关的溢出效应——粮食和化肥进口价格上涨,粮食进口国的供应线中断以及一些粮食出口国的收入损失——增加了许多基金组织成员国的国际收支紧急需求。

IMF提出,“粮食冲击窗口”将是临时性的,成员国需要证明迫切需要国际收支平衡,并满足一系列与全球粮食危机相关的资格标准。从核准该窗口之日起,该窗口有效期为12个月。IMF推出了快速融资工具(RFI)和快速信贷融资工具(RCF)。在该窗口下要求融资的国家需要满足RFI/RCF下的标准资格标准。相关紧急救助资金将通过IMF的RCF和RFI提供,前者向面临紧急情况的低收入国家提供零利率贷款,后者提供财政援助以帮助恢复国际收支平衡。

蔡彤娟认为,从全球视角来看,应该发挥联合国粮农组织、二十国集团等国际组织和平台的功能和作用,召开相关会议,搭建沟通桥梁,促使各国在粮食贸易政策方面达成共识,避免恶性竞争。从国家层面来看,为应对短期粮价过度上涨,政府可以抛售储备粮以缓解市场短缺并平抑粮价;考虑到农作物种植成本上升等问题,还可以采取适当提供农业补贴等措施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从源头环节保障粮食产业链的稳定通畅;长期来看,应提高粮食供应链的韧性和稳定性,拓展粮食进口货源,加强农业投资与国际合作,减少极端气候对于粮食生产的影响。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通财经无关。汇通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下载汇通财经APP,全球资讯一手掌握

下载易汇通电脑版行情软件

0
精选文章

行情

欧元美元 1.0269 -0.0033 -0.32%
英镑美元 1.2166 -0.0068 -0.56%
美元指数 109.40 0.47 0.43%
美元人民币 7.32 -0.01 -0.09%
美元日元 156.26 1.13 0.73%
现货白银 30.311 -0.476 -1.55%
现货黄金 2,702.35 -12.14 -0.45%
美原油 77.37 -0.48 -0.62%
澳元美元 0.6191 -0.0020 -0.33%
美元加元 1.4482 0.0089 0.62%
上证指数 3,241.82 5.79 0.18%
日经225 38,451.46 -121.14 -0.31%
英国FT 8,505.22 113.32 1.35%
德国DAX 20,903.39 248.00 1.2%
纳斯达克 19,630.20 291.91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