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主席耶伦本周末将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将发表题为“金融稳定”的主题讲话,而以瑞银集团为首的多家业内分析机构都不认为耶伦会在此次会议讲话中释放出强力的进一步政策紧缩信号,一个关键原因在于,美国近期以来的通胀表现及其前景,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乐观。
自去年下半年特朗普(Donald Trump)当选美国总统以来,押注“特朗普”新政的“再通胀交易”就风行一时,令美元走强,原因在于投资者认为美国通胀率加速升回2%的预期将能够带动美联储更快地加息。但近期来看,今年下半年,很可能再度回落的通胀率将令美联储的下一步政策紧缩行动变得更加谨慎。

通胀前景不及预期的原因除了“特朗普新政”的不给力之外,还在于物价的季节性波动。上半年,美国通胀率一度受到了农产品期货价格上行带动食品零售价格的带动,虽然,食品类商品占美国整体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权重仅有14%,但由于食品价格的波动频率和幅度往往高于其他商品,在整体CPI的影响因素中,这仍是最重要的一环。
因此,一个对于无肉不欢人士可能是福音的消息,对于美联储却看起来相当头疼,那便是该国各大超市的零售培根肉价格可能在此后出现雪崩式暴跌。这所带动的总体物价涨幅再度滞缓,将使耶伦在当前全球央行年会和9月份的政策新闻发布会上,都难以再让大家相信通胀率低迷只是“暂时性”的状况。

可以看到,猪肉价格的大起大落在美国,与其以往在中国一样,也扮演了CPI胜负手的角色。在今年上半年,美国大宗农产品市场上表现最好的品种便是200磅装的盒装猪腩肉期货,其价格涨幅达到惊人的87%,而媒体更是认为,猪肉价格的上涨是长期结构性的,而非只是季节性的需求。
(下图红线为猪腩肉期货价格,绿线为培根零售价格)

讽刺的是,这种油腻的肉食反而一度越来越受到美国民众的欢迎,用其制成的培根食品也一度陷入供不应求,尽管按照“奥巴马医改”所规定的食物配方表,这种每100克含有35克饱和脂肪,却只有13蛋白质的“劣质肉食”简直十恶不赦,但却没人阻止体重已经普遍超标的美国人继续大快朵颐。
不过,饮食领域的流行趋势也像一阵风一样,进入夏季之后,猪腩肉期货价格已经暴跌30%,这也将传递到消费领域,令各种猪肉制品,尤其是培根的价格从高位回落。而对于作为“肉食民族”的美国人,肉价的涨跌几乎就等于整体食品价格的涨落。自7月初独立日假期见顶以来,美国CRB食品价格指数至今已经连降8周(如下图)。

这便意味着美国整体CPI会在下半年继续受到食品价格走低的拖累。鉴于此前耶伦已经一再表示,低通胀只是暂时状况,并一而再再而三地找出了不少替罪羊,从石油到手机,再到近期电信运营商下调的通讯资费。那么,之后在面对依旧不给力的通胀水平时,耶伦奶奶会不会怪罪到猪的身上去呢?这或许真的很有可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