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数据显示,中国7月CPI年率上涨1.4%,预期上涨1.5%,前值上涨1.5%;7月PPI年率上涨5.5%,预期上涨5.6%,前值上涨5.5%;7月CPI月率上涨0.1%,前值下降0.2%。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中国经济学家普里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称,7月通胀数据显示中国物价压力趋软,潜在通胀已开始下滑。
他表示,PPI年率涨幅连续第三个月维持不变,月率涨幅为3月来首次录得正值,不过这些似乎完全归功于近期中国钢材价格的上涨,在该行看来,PPI涨幅料不可持续。
路透指出,中国核心原材料价格略微上涨,因预计冬季可能再次遭遇严重污染,产能削减将进一步深化。今年中国经济强劲增长,因商品价格的复苏提振工业板块,而通胀的温和上涨令政策制定者们存在更多操作空间。
荷兰国际集团(ING)经济学家艾里斯·彭(Iris Pang)在中国7月通胀报告发布前指出,当前中国通胀水平温和,足以令中国央行继续金融板块的去杠杆化过程。
中国2017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6.5%左右,CPI涨幅控制目标为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