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调查,法国人感到福利不断恶化是勒庞所在“民族阵线”获得大范围的支持的主要原因。

在两个阵营的支持者中,对于未来的预期是最大的区别,超过了年龄、教育、经济地位等因素。在调查中,对于未来感到最悲观的民众最有可能把票投给勒庞,或者另外一个极端民粹的候选人——梅朗雄。反之,对于未来更乐观的就会把票投给马克宏,其实是菲永和哈蒙。
研究者将他们的发现称为“希望危机”,在金融危机将近10年之后,许多法国民众已经失去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研究者原来认为只有穷人和低教育水平的法国人因为全球化的原因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但实际上,更高教育水平的人也面临着全球化带来的更强烈的竞争,而他们也会失败,也会变得悲观。
这个时候,勒庞站出来,向法国人表示“我会保护你”的信息,法国人自然就投入了勒庞的阵营。
被落下的感觉被许多不同背景的人士感觉到了,而且是一种相当强烈的因素。年龄、收入、职业和教育水平当然也很重要,但它们在这场选举中并不是影响最大的因素。


选民的教育水平在近两年世界上的几场重要的大选中都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不管是英国的脱欧公投、美国大选和荷兰大选,教育水平越低的选民越有可能选择“民粹”的选项。
在法国,也存在类似的联系,随着教育水平的升高,选民支持勒庞的可能性减少。但相比对未来的乐观程度,教育水平是一个相对次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