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风险因素包括:全球货币政策收紧及随之而来的新一轮的美元升值,潜在的贸易保护主义风险以及东北亚局部地区的地缘政治风险等。
亚太地区的出口和商业调查结果好于市场预期,反映出中国、美国和欧洲地区的经济增长强劲。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基础设施支出推动亚太地区内部需求的增长。与此同时,包括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在内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
然而,在全球货币政策收紧的国际背景之下,亚太地区未来几个季度的经济增速料放缓。惠誉预计美联储2017年将再加息两次,2018年加息四次。预计到2020年,美联储将实现利率正常化,联邦基金利率将达到3.5%-4.0%,远高于市场预期。美联储利率正常化可能会推动美元再度升值。
近年来,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刺激许多亚太地区经济体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大规模地借贷。而如今,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则会推高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偿债成本,从而令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前景承压。包括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在内的一些外债高企或严重依赖外国资本流入的国家的主权也可能因此而受变得更为脆弱。与此同时,这些国家和地区资产价格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虽然美元走强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出口,但是,这可能会被潜在的贸易保护主义风险所抵消。贸易保护主义的风险主要来自美国。虽然近期有诸多迹象表明,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太可能爆发,但是,潜在的贸易保护主义风险尚存。美国新一届政府已在今年1月份正式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并且对自由贸易态度强硬,经常强调那些与美国之间的双边贸易录得顺差的国家在贸易中使用了不公平的竞争手段。美国副总统彭斯(Mike Pence)本周也曾表示,将重新商议美国与韩国之间的贸易协定。
惠誉表示,总之,2017年亚太地区GDP总体增长料保持相对平稳。包括中国香港、韩国和新加坡在内的那些严重依赖对外贸易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速可能会出现下滑,而包括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在内的受国内需求驱动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未来几年仍将从近年来的改革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