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亚塔尔沙漠布满尘埃的稀树地带,巴基斯坦发现了高灰煤矿,规模排名全球前列。该矿煤质品级不高、呈现棕色,但足以支撑巴国内的火电厂需求,该国经济面貌有望迎来革命性的变化。
该煤矿开采耗资甚巨,开发资金的大部分来自中国。中、巴两国总共出资35亿美元建立了合资企业,开采的煤炭未来预计将发电13亿瓦,其中的一部分也将通过跨境电网项目输往中国。

工程最大承包商Sindh Engro Coal Mining Co.的一名工程师Dileep Kumar称:“初来乍到时,现场一片荒芜,几乎没有人看好未来的前景。如今人头攒动,挖掘机和大型运输车辆往来平凡,没有中国方面的援助,这一切根本不可能实现。”
账面上看,巴基斯坦是亚洲举足轻重的经济体之一,人口超过2亿,面积也是美国加州的2倍多,从北部终年冰封的喀喇昆仑山脉到南部温暖的阿拉伯海沿岸,巴国气候类型也较为多样。但这样一个发展基础尚且不差的国度却长期保守各种社会问题的困扰,包括贪腐、政局动荡、恐怖袭击和贫困,而能源短缺可以说是让该国陷入发展困境的最根本性因素。

缺电——老大难问题
巴基斯坦国内拥有一定的天然气储量,并已建成4座核电站和全球最大的水坝。在塔尔煤矿北部约700公里处,另外一家中国企业正在帮助兴建太阳能农场,占地面积相当于8个纽约中央公园的大小。然而时至今日,停电还是巴基斯坦人生活的常态,即便是在卡拉奇和伊斯兰堡这样的大城市,每天的停电时间依然会高达12个小时甚至更多。有人估算认为,如果能够彻底解决电力短缺问题,巴基斯坦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将提高至少约2个百分点。
然而,多数西方国家倡导环保理念,不愿向巴国的煤电项目提供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援助。比如,目前德国依然有40%的电力依靠火力发电,但德国已经作出承诺,到2030年将关闭至少一半的火电厂。

根据巴基斯坦商业委员会的说法称,煤炭发电目前仅占巴国所有发电的0.1%。经纪商Arif Habib Ltd分析师Tahir Abbas预估,随着塔尔煤矿和其他矿业项目的投入使用,到2020年巴国煤炭发电比例将大幅跳升至24%。
随着巴基斯坦煤炭开采深入推进,该国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国内电力生产成本将会有大幅度的下降。巴国目前每年要花费80亿美元用于进口石油和液化天然气。

为有效满足国内需求和减少进口造成的外汇流失,巴基斯坦还计划开采一处低品级褐煤矿,储量也可能位列全球已探明煤矿的前列。但该矿同样位于沙漠地区,上方覆盖着厚达160米高的沙堆。
矿场作业区,几乎寸草不生的地面与蔚蓝色的天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矿场边缘有一些四方形院落,里面种植的人工草皮通过水管灌溉维系生长,缓解因热浪和粉尘给人们带来的侵袭。

来自中国的工人采取集中军事化管理,他们的工作期限为6个月。每天早上6点出工,晚上6点收工,期间最热的3个小时为休息时间。每年的夏季,当地最高气温可能超过42摄氏度。
两国工人分割管理
而巴基斯坦当地工程师和工人则集中居住在不远处的另外一处院落中。由于宗教、饮食及其他一些生活习惯的差异,两国工作人员实行分割管理。

在距离居住区1千米左右的作业区,中国陕西重工产重型运输车列队待命,随时准备装运被液压挖掘机挖出来的尘土。
驾驶运输车辆的司机多为当地人,既有印度教徒也有穆斯林,在他们的驾驶室里,雀巢牌矿泉水是必不可少的饮品。
Engro公司首席执行官Shamsuddin Ahmad Shaikh在接受采访时称,公司将于2018年末开始经营煤炭开采业务,这将比预定时间早6个月。在中国提供资本和技术援助之前,多数投资者和公司都不相信这一工程项目能够最终得以开展,这一耽搁就是几十年。

Shaikh说:“巴基斯坦国内所有的大型工业企业已经早早地向我们提出了未来的供电需求。”
而这还仅仅是开始。Engro已经在规划开采第二处煤矿。此外,另一家中巴合资企业(上海电力集团和Sino-Sindh Resource Pvt.共同出资组建)将在6月份开建新的煤田项目,当地企业 Oracle Coalfields Plc也规划煤炭开发业务,争取在2019年前实现常态化供电。
沙漠红利
巴基斯坦水电部长Mohammad Younus Dagha称,总体来看,塔尔沙漠地区的煤炭产量有望在未来10年时间里发电约150亿兆瓦电力。这相当于美国去年一年新增生活与工业太阳能用电量的总和。
Dagha称:“煤炭生产将实现规模效应。”他估计,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巴国能源价格将会有明显下滑。

对于中国而言,一方面,出于环保需求要不断减少对煤炭火电的依赖;另一方面,闲置产能又必须寻找出路,巴基斯坦塔尔煤矿项目无疑提供了良机。这样也能加强同阿拉伯海沿岸及中东地区国家的贸易联系。
Abbas认为:“目前Engro矿企股价处于相对低位,通过投资煤炭项目,未来将实现约30%左右的收益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