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美元与大宗商品之间的负向关联已逐渐消退

2017-03-07 14:35 来源:汇通财经原创 编辑: 怡然
本文共519字  |  预计阅读: 2分钟
汇通财经讯——3月7日,在给定条件的市场中,美元走势和大宗商品价格通常呈现反比关系,但是花旗银行表示,这种相关性近来已经逐渐消失。
汇通财经APP讯——周二(3月7日),在给定的市场条件中,美元走势和大宗商品价格通常呈现反比关系,但是花旗银行表示,这种相关性近来已经逐渐消失。

花旗银行分析师在周一(3月6日)的报告中指出,过去十年左右,大宗商品价格与美元走势呈现负相关,但是这种相关性在2016年底已经逐渐分离,并且这种分离的关系仍然存在。

例如,2016年第四季度,高盛商品指数(GSCI)进一步上涨9%,表明大宗商品价格强劲增长;与此同时,美元兑一揽子非美货币却也上涨近7%。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分析师表示,虽然大宗商品和美元同时反弹或抛售并不少见,尤其是大宗商品和美元(每日或每周)更为频繁地强劲上涨,2016年第四季度实际上是近十年来大宗商品价格与美元走势的最大分离。

全球大宗商品关键性交易,诸如原油、黄金、铜和软商品(诸如小麦)通常以美元定价,因为资产的流动性通常支持贸易中心纽约,伦敦和芝加哥的主要兑换。花旗银行分析师表示,但是过去几年内,强势美元对于贸易条件的影响并没有遵循既定的模式。

大宗商品和美元的相关性逐渐分离

大宗商品和美元的相关性是多年市场发展的产物。然而,当前,由于渐趋紧缩的货币政策将抑制诸如大宗商品等风险资产的投资偏好,两者的相关性逐渐分离。

花旗分析师写道,随着全球经济从金融危机中有所复苏,资产阶级的波动性明显下降,风险情绪开始好转。

尽管如此,大宗商品和美元之间的强逆相关并不总是给定的,因为在2004年之前,这表现得更似“围绕0的无规则运动”。

分析师认为这种相关性主要伴随着2004年大宗商品的“金融化”,以及商品衍生品市场的进一步成长。金融危机以及随后的量化宽松政策进一步强化了大宗商品和美元的反比关系,但是自2013年波动性有所下降以来,这种反比关系已经逐渐消退。

分析师表示,当前商品衍生品交易活跃,虽然现在两者的相关性无法再次返回至“无规则运动”,但是由于投资者想要进一步规避风险,两者的相关性将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通财经无关。汇通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下载汇通财经APP,全球资讯一手掌握

下载易汇通电脑版行情软件

0

行情

欧元美元 1.0947 -0.0104 -0.94%
英镑美元 1.2897 -0.0202 -1.55%
美元指数 103.00 1.06 1.04%
美元人民币 7.28 0.00 0.01%
美元日元 147.12 1.09 0.74%
现货白银 29.530 -2.296 -7.21%
现货黄金 3,023.96 -90.09 -2.89%
美原油 62.06 -4.89 -7.3%
澳元美元 0.6027 -0.0300 -4.75%
美元加元 1.4221 0.0127 0.9%
上证指数 3,342.01 -8.12 -0.24%
日经225 33,780.58 -955.35 -2.75%
英国FT 8,054.98 -419.76 -4.95%
德国DAX 20,641.72 -1,075.67 -4.95%
纳斯达克 15,792.39 -758.22 -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