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全球评级周四(2月16日)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外汇储备跌破3万亿美元,不会威胁中国的主权评级,因其经济仍有健康的缓冲,中国的流动性对外资产仍然较对外负债高出较大幅度,并且经常项目仍然呈现顺差。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在过去两年下降接近1万亿美元,最近更是跌破3万亿美元。标普表示,中国外汇储备很高,满足对外需求和负债绰绰有余,外汇储备下降构成金融威胁的唯一条件是政府应对这一趋势出现政策失误。
标普在报告中指出,过去数月中国债券收益率和银行间利率一直在上升。报告说,流动性趋紧可能会给银行的国债资产造成一定的浮亏,但融资压力将保持在有限的水平。
标普信用分析师廖强表示,“2016年10月份以来,利率已经上涨了很多。在我们看来,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决策者为抑制银行间借贷而采取的前瞻性措,因为银行业拥有较大的融资缓冲和流动性缓冲,可以借助这些缓冲保持融资成本稳定。”
此前,汇通网报道称,标普以中国降低企业杠杆、降低金融风险的财务和货币政策为依据,确认中国“AA-/A-1+”主权信用评级。但考虑到经济“硬着陆”风险逐步上升,对中国信用评级的展望仍为负面。另外,随着信用创造速度继续超过GDP增速,中国银行业曾经充裕的流动性缓冲也在变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