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提供的新闻稿并显示,中国1月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ODI)为532.7亿元(折合77.3亿美元),同比下降35.7%,环比微降4.6%。

商务部发言人孙继文在发布会上表示:“我们认为,1月份的(FDI)数据虽有波动,但并不代表我国吸收外资全年的走势。”
他指出,从中长期看,中国吸收外资还是具有突出优势和条件,预计“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将保持在6.5%以上,仍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中国吸收外资仍将继续保持竞争力。
商务部称,1月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吸收外资增长,分别同比增39.9%和11%,引资结构的变化趋势与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呈现一致性。
在ODI方面,1月对外投资主要流向制造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分别增长79.4%和33.1%,流向房地产业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同比分别下降84.3%和93.3%。
去年中国ODI金额首度超过FDI,同比增长44.1%,达到1,701.1亿美元的历史新高,FDI金额1,260亿美元,同比增长4.1%。
针对近期频繁的贸易摩擦案件,孙继文强调,尊重各国正常采取贸易救济措施的权力,但对动辄以贸易救济调查之名,损害中国企业正当贸易权益、过度保护本国国内产业的做法和倾向表示严重担忧。
他表示:“我们认为,滥用贸易救济措施将损害相关规则的公正性、权威性和有效性,无助于在根本上解决被保护企业面临的问题,损害了上下游行业和消费者利益,同时也可能扰乱全球和双边正常贸易秩序。”
新闻稿指出,中国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通过加强对话与合作,妥善处理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困难,同时也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切实维护中国产业安全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包括积极对外交涉、指导商协会和企业等加大应诉力度、鼓励产业对话合作,必要时诉诸有关争端解决机制和采取相应措施等。